2017-08-20 08:5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全国940万学子参加的2017年度高考6月8日降下了帷幕。考试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发挥超常,欣喜若狂,有的悲观失落,烦躁自责,甚至自残、自杀、离家出走等等,各种心理问题“井喷”,几乎年年都有悲剧爆出。 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个群体,高考之后迎来的是心理健康大考。如何细烹心灵鸡汤,还考生“明媚心情”,避免悲剧发生,成为当务之急。 对高考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 高考只是人生中众多考试中的一场考试,有人发挥失常,有人发挥超常,都属正常。社会和媒体不能太拔高高考的作用,追捧“高考状元”。岂不知“高考状元”在大学学习中放松了努力,最终没有成长为“职场状元”的也不乏其人。对考得好的不妨泼泼冷水。 对考得差的要帮其走出高考“阴影”,积极、阳光地开始新生活。高考失利,不是人生失利,只要不懈努力,条条大道通罗马,成才也不只有通过高考这一座独木桥。 呼吁有关部门设置和开通免费心理热线、以及微信公众号、QQ等新媒体,接受考生的心理咨询,解开考生的心理疙瘩;学校和新闻媒体尽量淡化“高考状元”“高考分数”地宣传,多宣传一些高考失利的同学通过发愤图强成功成才的案例,对高考失利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助其重拾自信。 高中高校针对高考生多举办公益心理辅导讲座、邀请高考失利但最终成功成才的校友回校作励志报告、高考征文、朗诵、唱歌、演讲、辩论、心理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畅通考生情绪发泄通道;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标语横幅、张贴或电子显示屏播放有关漫画等,引导考生做好心理调节,呵护心理健康,避免教育“真空”。 考生自己也要通过转移注意力进行心理调整,空闲时间旅旅游、看看书、跑跑步、打打球、登登山、聚聚会、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玩玩游戏、做做义工、规划规划未来,跟着家长学做点家务,做做饭、烧烧菜等,但要劳逸结合,不可疯狂放纵;高考生多神经敏感、情感脆弱,而且有点叛逆,既然木已成舟,家长及亲属要面对现实,与孩子聊天时尽量不提有关高考的事情,发现孩子异常,及时心理危机干预。 旅游景区可否针对高考生和家长进行优惠或免费开放,为考生和家长放飞心情创造条件;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院等要播放青春校园励志节目、电影、电视剧、高考专题文艺晚会等,缓解高考生和家长的心理焦虑。 |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教你几招让你喜欢上工作。…………[详细]
上班一族的12小时心理减压法 朝九晚五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但是其实每天真正得到休息的时间是很少的。据统计,大多数的上班族...
如何消除女性心理的“性恐惧” 新婚的欢乐主要来自性生活,年轻人对新婚的憧憬也有很多原因是出自对性接触的渴望。但是在这个问...
教你快乐工作的8个心理小秘诀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
七大秘法 让你的内分泌乖乖听话 内分泌失调是许多人的烦恼。莫名其妙的发胖,面对爱人的不耐烦……这些生活中的隐患也许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