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12:2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精神疾病的这些误区该纠正了 精神疾病包括失眠、情绪问题、抑郁、焦虑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回归正常生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部分,精神疾病的范畴比较广泛,除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疾病外,还包括睡眠问题、焦虑、抑郁等。 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常务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社区防治科科长、主任医师闫芳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率不高,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有排斥心理,大多数人也不愿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其实,不少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治疗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和状态。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在社区接受康复管理 精神疾病是以心理(精神)活动(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知、情、意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或异常。 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布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指出,我国未来需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源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目前,这样的服务模式正在形成。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常务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社区防治科科长、主任医师闫芳表示,针对包括精神分裂症等在内的重性精神疾病,在医院完成急性期治疗后,还需要在社区接受进一步治疗。在北京市,目前从医院到社区的通道已经相对完善,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可以回归社区,社区也有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可提供社区服务和康复训练。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社区康复体系正在建立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马弘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覆盖全国,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社区康复体系正在建立中,“重院内治疗、轻社区治疗”的态势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全程治疗和康复模式,主要是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个连续的、全面的医疗服务;服务场所不仅仅是在医院,还包括社区。只有社区服务不断发展完善,社区康复与医院治疗有效地衔接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连续的、全面的服务。近年来,我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模式探索中已取得了较大进步,北京、武汉、上海和杭州等地已开始积极尝试社区康复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闫芳介绍,有些人对精神疾病抱有回避、排斥感,不愿接受社区提供的康复服务。 ■ 误区阐释 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方面,不少人甚至患者和家属,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 精神疾病就是精神分裂症 √ 失眠、抑郁问题等也是精神疾病 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的,也并非都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我们医院的门诊患者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比例约为30%,其余则为抑郁、焦虑、失眠等。”闫芳表示。 “大多数人不愿承认自己精神方面有问题,还有人认为自己的症状是因为近期太累,休息几天或忍一下就过去了。”闫芳称,有些人缺少精神疾病知识,在出现症状时没有及时就诊;有些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偏颇,担心被周围人歧视等,不愿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 × 治疗后不稳定最好少接触 √ 不少患者治疗后可回归正常生活 有些精神疾病常常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不少患者都是之前在综合医院就诊多次的。因而医生会建议患者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 至于治疗效果,闫芳表示,这要取决于具体的病种。“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治疗,情况可出现明显好转,只是相较于普通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时间稍长。”对部分躯体疾病来说,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也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不少患者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和状态,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 电击疗法等会经常使用 √ 一般来说适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影视剧中,经常有对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电击疗法”的镜头。 闫芳解释,“电击疗法”,又称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属于物理治疗。在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尤其是较为兴奋的患者,效果比较好,如有自我伤害倾向和行为的患者等。相较于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改善患者症状的速度也更快,能够尽快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当然,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有严格的适应症,一般适合重症和难治的精神疾病。”闫芳强调。 ■ 延展 健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 精神状态的健康状况相对较难把握,临床上讲究人们的知、情、意保持一致,即在处理问题时,人的情感、思维、意识相互协调。具体来说,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制订的《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并非单纯的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参照以下标准: 1.认识自我,感受安全:对自我评估准确,有较强的安全感,能够融入周围环境。 2.自我学习、生活自立: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可以照料自我。 3.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能得当地处理问题,控制和管理好情绪。 4.人际关系和谐,接纳他人:人际关系协调,支持系统比较完善,能接纳和容纳他人。 5.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行为符合年龄、周围环境等因素,也能很好地应对挫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教你几招让你喜欢上工作。…………[详细]
上班一族的12小时心理减压法 朝九晚五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但是其实每天真正得到休息的时间是很少的。据统计,大多数的上班族...
如何消除女性心理的“性恐惧” 新婚的欢乐主要来自性生活,年轻人对新婚的憧憬也有很多原因是出自对性接触的渴望。但是在这个问...
教你快乐工作的8个心理小秘诀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
七大秘法 让你的内分泌乖乖听话 内分泌失调是许多人的烦恼。莫名其妙的发胖,面对爱人的不耐烦……这些生活中的隐患也许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