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7 12:1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专家呼吁正确认识心理疾病,消除误解和偏见 □本报记者 杜丽华 通讯员 林敏琼 文/图 生活中,当人们出现感冒、头痛、发烧时,会毫无疑义认为自己患了疾病,往往会寻求医生和药物的帮助。然而,当因失恋、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很少人会想到自己可能患了病,更鲜有人去看医生。事实上,我区有为数不少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精神障碍问题。昨天是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区开展了咨询义诊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记者获悉,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年年上升,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成为我国疾病患病人数之首。 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岐山医院副院长钟薇介绍,截止今年9月,我区在册精神病人4840人,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4064人。“这些数字都是病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来治疗统计出来的。”钟院长告诉记者,由于精神障碍不像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那样有较高概率会导致死亡,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精神卫生的忽视已成为普遍现象。除了经济负担外,社会对精神病患者乃至其家庭的岐视、世俗偏见、不公正待遇是他们讳疾忌医的最重要原因。另一个现象是,由于缺少出口和融入社会的环境,加之社会对精神病的歧视,许多患者复发率、再住院率和致残率高,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 被误解的精神疾病 “一说到精神疾病,人们就会联想到神经病,疯子。这其实是对精神疾病的很大误解。” 钟院长告诉记者,精神疾病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精神障碍不等同于人们印象中的精神分裂。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当机体受到内外有害因素的作用,使脑功能活动失调时,就会发生各类精神疾病。如婴幼儿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更多的是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等,中青年的心理问题多与工作及家庭相关,而中老年人则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以及各类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加。 这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对精神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和不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市民对精神心理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但是由于公众的误解、社会歧视、家庭轻视、个人漠视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仍然有相当多的市民不敢也不愿面对精神心理问题。钟院长表示,其实,一些精神疾病和我们日常所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属于慢性病,市民应该主动了解和认识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知识,消除误解和偏见。 失眠、抑郁等也是精神疾病 “医生,最近半年怎么都睡不着,饭也吃少了,胃老不舒服,体重轻了不少。”在义诊活动现场,58岁的张大妈向心理专家倾诉,她到医院做过不少检查,都没有问题,医生认为她没病,回家休息就好。可这半年,张大妈的情况并未好转,且出现心慌、胸闷,心前区不舒服的症状。医生在详细听了张大妈自述病情后,建议她尽快到精神科就诊。“失眠也是精神疾病,不是吧?”张大妈将信将疑。与张大妈一样,到义诊现场咨询的群众中,不少群众都是关注失眠问题的。 “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多数的失眠患者是由精神心理疾病所致,也是精神障碍的一种。”心理专家介绍,在门诊中,除了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外,其他就诊患者多为抑郁、焦虑、失眠等。在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有近七成的人群尚不知晓自己处在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类精神心理疾病中。 因此,精神疾病的范畴不单单是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疾病,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的,也并非都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包括睡眠问题、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患者。钟院长告诉广大市民,一旦出现紧张、焦虑、易怒、睡眠障碍等现象时,不要讳疾忌医,不妨告诉自己,“就像治普通感冒一样”,要及早到专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痊愈,回归社会。
|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教你几招让你喜欢上工作。…………[详细]
上班一族的12小时心理减压法 朝九晚五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但是其实每天真正得到休息的时间是很少的。据统计,大多数的上班族...
如何消除女性心理的“性恐惧” 新婚的欢乐主要来自性生活,年轻人对新婚的憧憬也有很多原因是出自对性接触的渴望。但是在这个问...
教你快乐工作的8个心理小秘诀 为什么你一想到上班头就疼,为什么待在办公室里你感觉很压抑?是工作太辛苦了吗,当然不是。下面...
七大秘法 让你的内分泌乖乖听话 内分泌失调是许多人的烦恼。莫名其妙的发胖,面对爱人的不耐烦……这些生活中的隐患也许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