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中小学心理健康开课率要达100%

2017-11-23 12: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要求到2020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青岛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0%,中
艳修少爷txt 杨传堂 脑溢血 妖兽召唤师txt 妖兽召唤师txt下载 夜尿停 夜市人生317 一等家丁59 一家老小向前冲2011 一切皆因你而关注

  记者从青岛政务网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青岛市卫生计生委、市委宣传部等20个部门近日制定了《青岛市健康心理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到2020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青岛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100%。

  高等院校按1:4000配心理教师

  《方案》同时提出,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应与当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做好心理疾病的早期筛查,实现双向转诊。高等院校要特别重视自杀预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危机干预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关注和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

  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关注和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保持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儿童感受到尊重和接纳。特殊教育机构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共青团等组织要与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开展“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尤其要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遭受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儿童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创伤干预。

  健全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尤其是老龄办、妇联、残联和基层组织要将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和各类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的优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培训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空巢、丧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扩展老年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对流动、留守妇女和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对遭受性侵犯、家庭暴力等妇女及时提供心理援助。鼓励婚姻登记机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等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发挥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助残社会组织作用,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邻里守望”等群众性助残活动,为残疾儿童家长、残疾人及其亲友提供心理疏导、康复经验交流等服务。护理院、养老机构、残疾人福利机构、康复机构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医疗机构引进临床与咨询心理、应用心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加强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综合服务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重点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引领示范和技术支撑作用,对辖区各类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多学科心理和躯体疾病联络会诊制度,与高等院校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实现双向转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诊疗服务中要加强人文关怀,普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主动发现心理疾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心理疾病诊疗服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普遍设置精神(心理)科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普遍设置精神(心理)科,重点临床科室应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妇幼保健机构要为妇女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心理疾病的筛查与转诊服务。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专业机构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评估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儿童和老年人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监管场所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供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