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12:1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鸡蛋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爱的营养美食,不仅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做法多样,煎、煮、炒、蒸样样美味。但是,如果做法不对,食物营养全被破坏,那这食物就等于白吃了。鸡蛋也有几种超损营养的做法。 1.用碗或灶台边缘敲破鸡蛋 很多人打鸡蛋时,会随手把它放在灶台或锅上敲破,但这明显是不健康的。最好选择干净的地方敲,可以防止碎蛋壳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时避免了捞碎蛋壳带出蛋液造成浪费。 2.沸水煮鸡蛋 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烫伤手指。正确的做法是,鸡蛋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3.鸡蛋煮过头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4.等自然冷却后再剥壳 很多人觉得让鸡蛋自然冷却后再剥壳比较好,但这样蛋白很容易留在蛋壳上,造成浪费,剥起来也费时间。最好是煮好鸡蛋后,把它放入冷水中,感觉不烫手时,尽快剥壳。 5.炒鸡蛋用大火 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煳,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 6.吃隔夜蛋 没完全煮熟的鸡蛋隔夜后,其中的营养会滋生细菌,吃到这样的变质鸡蛋有害健康。由于蛋白质在煮时已被破坏,又是隔夜,所以营养价值会降低很多。同理,一煮再煮的茶叶蛋也要注意少吃。 据三九健康网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这样做鸡蛋 营养损失大》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