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12:1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市心理卫生中心:提供“一站式”心理卫生健康服务 2015年9月《健康时报》指出,中国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7.5%,约有1.7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统计显示,70%的人一生中至少体验过一次抑郁心境。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11%,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 中心副主任任春生介绍,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下一步的发展将瞄准五个目标:第一,建立完善的督导监听和电话录音系统及设备,以保证热线的质量和水平;第二,形成有效的高危来电随访系统,以便进行长程干预;第三,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群提供免费心理支持、专业的心理相关知识,降低来电者的自杀风险;第四,为来电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鼓励其寻找专业的治疗,并提供后续随访、转介心理治疗服务;第五,多部门联动,提前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关链接 昨日,“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举行开通仪式。 “当求助者遇到情绪波动无法调控,或因压力大无法调节等情况时,应该及时主动寻求帮助。”张文蔚说,此时,市民就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求助。每天24小时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于2017年12月19日成立,中心毗邻逸仙湖公园,一共有四层,设有8个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音乐治疗室、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脉冲磁场刺激仪、感统训练室、沙盘游戏治疗室、心理测评室、精神压力分析仪等多个功能区,目前已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努力打造为珠三角专业心理卫生服务行业标杆。 向市民提供便利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黄湘漪表示,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的开通,将为市民的心理健康发挥出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可向市民提供便利、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及时提供快速有效的心理支持、咨询和干预服务,迅速降低来电者的自杀风险,向来电者提供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帮助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有可能,还鼓励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张文蔚介绍,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人都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市民若感到“郁闷不开心”,就要及时倾诉或求助专业心理治疗师。 早在2002年,北京市就成立了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开设心理危机干预热线。14年来,该热线共接听来电近25万人次,其中高危来电9000例左右。而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心理援助热线开通10年来,共接听心理热线12万余例。2017年心理援助热线共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5985人次,其中1218例是高危来电,包括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等。统计显示,来电者男女比例相当,未婚者稍多于已婚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失业人员相对较多。 6月26日,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举行“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仪式。据介绍,“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是我市唯一一条面向公众免费的、公益的专业心理援助热线,可为市民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免费咨询服务。
中心业务覆盖心理健康培训与教育、心理疾病普查及早期干预、心理健康科普与宣教、心理咨询与治疗(包括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常见心理障碍的诊治、常见心身疾病的诊治以及其他身心健康问题的咨询)、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及专业队伍培训等领域。
“郁闷不开心”应及时倾诉或求助 心理援助热线:用话语打开心结 “心理卫生中心可为市民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心理服务,让市民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心理问题,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及重性精神疾病的出现。”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保健治疗中心主任张文蔚表示,如果能够即时得到精神科、心理科医生的帮助,绝大多数人能有效缓解心理问题,减少危机事件,特别是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绝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或多或少会表现出警告信号,如果忽略这些信号,或者对自杀者微弱的呼救不闻不问,就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实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