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11:5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根据《条例》,精神障碍的治疗费用将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同时,对于三类精神障碍者实行医疗救助,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抚)养人的精神障碍者;生活困难的重性精神障碍者;流浪乞讨的精神障碍者。具体救助办法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心理危机干预列入应急预案
据武汉精神卫生中心统计,目前武汉约有各类“精神障碍者”62万人,其中,重性精神障碍者约12万人,轻性精神障碍者(即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约50万人,其他需要接受心理健康咨询的人员则更多。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精神疾患社会负担约占疾病总负担的近20%,在疾病负担中排名居首,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 此外,《条例》明确规定,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者享有通信、受探视的权利。因病情或者治疗需要有必要对其通信、受探视的权利加以限制时,精神科执业医师应当征得精神障碍者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并在其病历中予以记录。《条例》还明确规定,重性精神障碍者康复后,依法享有入学、应试、就业等方面的权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有关单位不得以其曾患精神障碍为由,取消其入学、应试、就业等方面的资格。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其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条例》还特别规定,擅自安排精神障碍者参与医学科研或接受新药、新治疗方式临床试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精神障碍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本报记者胡诚 通讯员刘义红 韩红 实习生赵翠仙 殷鹤 李大保 法规防止“被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有一个特点: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依靠药物治疗,费用高、周期长。这对于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条例》明确提出,武汉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建立精神卫生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完善精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将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 今年6月9日凌晨,东北某县城发生了一起凶杀案,32岁的男子肖某用棒打死了自己的父母妻女等五人。据了解,肖某因参与非法集资欠下数十万元巨额债务,在被逼还债的巨大压力下,想将父母名下的房屋变卖,遭到父母反对。为此,肖某酒后手持棍棒殴杀父母,其间已熟睡的妻子和年仅8岁的女儿、租住肖家房子的一名32岁女性,被惊醒后在劝架过程中也惨遭毒手。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对于个别重性精神病患者往往需要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治疗(资料图片) 精神障碍鉴定必须具有专业资格 为了保护精神病患者的个人隐私,《条例》特别规定,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与精神卫生工作相关的其他单位及人员应当依法保护精神障碍者的隐私权。未经精神障碍者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不得对精神障碍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其有关的视听资料。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学术交流等原因需要在一定场合公开精神障碍者病情资料的,应当隐去能够识别其身份的内容。 一个人是否具有精神障碍由谁说了算?一个正常人如果因得罪他人,而被诬陷成“精神障碍”怎么办? 精神疾病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提要:生活困难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无钱治疗怎么办?对有危害社会倾向的精神障碍者该如何处理和防范?如何防止正常人“被精神障碍”?昨日,记者从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武汉市精神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过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于今日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是继北京、上海、宁波、杭州、无锡等五市之后,我国第六部精神卫生地方性法规。 其次,精神病患者的隐私权受到保护。有位姓毛的女士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干部,当她感觉自己的精神出现异常时,她几乎走遍了武汉所有大医院的神经内科,最后她来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每次看病,毛女士都把各种收据撕碎,并再三恳求医生千万不要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有一些轻微的精神疾病患者,因为担心个人病情泄露而不敢求医,结果耽误了治疗,导致更严重的精神问题。 首先是禁止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现实生活中曾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某县的高考理科“状元”,199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年后,因家庭变故等原因引发了精神病。由于无钱买药治病,病情日趋严重。1999年1月,经家人同意,村里人打制一个铁笼,将他装进笼子关进山野的林场小屋……针对此类现象,《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者的人身自由,不得歧视、侮辱、虐待、遗弃精神障碍者。 对其进行药物试验将受重罚 《条例》的主要起草者、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红辉介绍,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精神障碍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患者康复后有入学就业权利 专家认为,在这些极端案件的背后,都隐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武汉市公安局安康医院院长肖国柱认为,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病,但社会对此认知度并不高。各种心理疾病在社会中的隐性存在,疏于发现和治疗,轻则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重则危害社会稳定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据了解,仅2005年,武汉市就发生精神病人严重肇事肇祸事件480多起,造成多人死亡。 三类患者可享“医疗救助” 对此,《条例》明确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应当由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进行。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人员应当具有精神科执业医师资格;重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具有二年以上精神障碍诊断、治疗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师作出。被诊断为精神障碍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复核。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组织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复核,并作出复核结论。与精神障碍者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不得为其进行诊断和诊断复核。《条例》还规定,不按照规定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或者诊断复核的,可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精神障碍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这样的弑亲惨案,近年来有频发的态势。如2009年11月16日,云南省禄劝县乌蒙乡多衣树村发生惨案,一家7口中6人身亡,6名死者分别系嫌犯的父母、伯父母、奶奶和堂哥;2009年11月23日,北京市大兴区某社区,一名叫李磊的男子把6名亲人杀死于家中;不久之后,同一社区的30多岁男子张武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上小学的儿子…… 对于精神病患者和家属,肉体上的痛苦他们可以承受,而社会上歧视的目光却让他们难以承受。即将颁布实施的《武汉市精神卫生条例》,用法律的形式对精神病患者的权益进行了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凸显,心理疾病在我国呈现出高发态势。一段时间以来,从郑民生等的杀童事件到富士康员工连续自杀事件,极端个案时有发生,种种让人瞠目行为的背后,都能窥见国人心理疾病的阴影。“ 一直以来,我们谈到精神病,大家的大脑里就会出现西方文艺作品中的疯人院、面目狰狞的形象,使人们‘谈精神病色变’,这是一个误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红辉告诉记者,其实精神疾病和感冒发烧等常见的疾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人们常常碍于脸面或者心理负担,不愿去接受精神疾病的事实。因此,条例的颁布有益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及时治疗。如果把正常人的内心世界比喻为稳定、安全的大厦,那么重性心理疾病者的内心世界可以说已完全坍塌,成为狼藉的废墟。这提醒我们,社会上不仅有物质上的弱势群体,还有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同样应该得到救助。当人们面临失业下岗、婚恋生活不顺利等人生困境的时候,如果社会和家人没有给与温暖和支持,那么这些人在心理上很可能会产生无价值感、无希望感、情况严重的,会直接挑战一个人的心理极限。《条例》明确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在重大灾害处理过程中,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降低灾后精神障碍发生率。 对此,《条例》明确规定,精神障碍者或者疑似精神障碍者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行为的,事发地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其进行精神障碍鉴定;经鉴定,其事发当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依法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将其送往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实施强制医疗,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强制医疗的具体办法,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 据了解,曾有某大型单位的一名员工多次上访,举报单位老总贪污、受贿。在反复递交数十次检举信后,该单位的信访部门终于派了几个人来“了解情况”,但询问的一些问题,似乎跟他反映的情况没什么关联,倒像是一些医学问题。没几天,信访部门拿到了一份精神司法鉴定,诊断他患有“偏执型精神病”,他所列举的老总“罪状”都是妄想出来的。这顶精神病“帽子”,不仅让他失去了工作,而且被同事、邻居所排斥,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然而,事实的真相终究浮出水面。该老总落马后,相关部门对照上访员工当年的举报材料,才发现他所反映的内容全部都是事实。而且,当年的精神司法鉴定,就是在老总的授意下安排的一个“圈套”。 精神障碍患者危害社会现象令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