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疏导及建议
2018-11-11 11:0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中国警察网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矛盾处理难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民警处在各类矛盾纠纷的最前沿、执法活动的第一线,社会突出问题的风口浪尖,警务工作的突发性、危险性、应急性等特点,决定了民警必须承受比普通职业
雷朋太阳镜专卖店
匪拉拉打劫记
幽默搞笑故事
古装四仔之霍小玉
麻仓优下马第四部
18进禁邪恶漫画全集
色无极影视 影院
林森火小学
tokyo hot n0459
凯皙漫
中国警察网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矛盾处理难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民警处在各类矛盾纠纷的最前沿、执法活动的第一线,社会突出问题的风口浪尖,警务工作的突发性、危险性、应急性等特点,决定了民警必须承受比普通职业更大的心理压力。民警心理健康的诱因不断加大,身体长期的亚健康状态以及工作的劳碌紧张,都容易引起焦虑、易怒、疲惫、消沉、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好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战斗力的需要,是保证公安队伍健康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基层实际,就如何疏导民警心理健康问题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和建议。
一、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的内涵
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是指民警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民警心理健康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警察在执法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中的心理状态无障碍或异常表现。二是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在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有正确的评价。三是保持稳定平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四是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是良好的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六是对困难与挫折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重视基层民警心理健康,对民警的心理、生理以及公安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助于预防精神疾病发生。民警工作时刻面临着各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民警较好地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二是有助于预防生理疾病发生。改善民警的心理健康,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等心理因素占据主导诱因的疾病发生。三是有助于提升工作效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四是有助于避免渎职现象发生。调查发现,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民警,在执法活动中,极易出现刑讯逼供现象,改善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发生。五是有助于理性执法。公安工作主要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心理健康有助于民警在工作中理性、平和、文明执法。
二、当前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表现
公安基层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基层民警是一个高度紧张、充满压力的职业岗位,它也是导致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基层民警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风险高。警察是在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常年与社会阴暗面打交道,个人甚至家人的安全容易受到威胁。二是强度大。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身心难以得到有效放松,生活质量不高。在警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节假日的休息往往只是一种象征。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去关心陪伴家人。三是纪律严。公安系统内部纪律严明,内部管理压力增大。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举措的实施,激发了公安队伍的生机,但也使民警感受到了压力的增大和精神的紧张。
基层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工作性质决定了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性格扭曲,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绪易失控等。二是压抑郁闷、精神倦怠。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正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有时还会遭遇失实的恶意投诉,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平时加班加点更是常有的事,这些都会导致基层民警精神压抑苦闷。三是心理失衡、迷失自我。公安系统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干部的提拔升迁较为困难,政治进步慢,经济待遇差,基层民警容易产生自卑、不平衡心理,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
三、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疏导的建议与对策
当前加强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疏导,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引导,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充分掌握队伍思想动态,真正切准民警思想脉搏,及时缓释民警心理压力,有效预防和矫治民警心理问题,切实提高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水平,大力营造公安队伍健康和谐、团结紧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一是“平”。即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对待,工作中做到平等与尊重。二是“和”。即和睦与和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基层警队更要注重打造和谐、和睦的软战斗力。三是“顺”。营造心顺、气顺、工作顺的环境。四是“通”。多与民警进行换位思考,进行沟通、交流,加强理解。五是“导”。让民警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学会包容、理性、平和,懂得积极、向上、阳光,在工作上、生活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激励。
(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层民警的各项权益待遇。一是进一步提高民警的福利待遇。使民警的超额付出得到切实的回报。二是加强民警合法权益的维护。基层民警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风尖浪口,遭受到的侵害、投诉较多,成立民警维权机构,确保民警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积极为民警创造敢于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放开手脚干工作的良好环境。
(三)注重科学安排,有效减轻基层民警的工作负荷。民警享有的休息日、节假日、年休假,应尽量保证,确保民警身心能得到及时调整,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合理优化警力配置,促进警力进一步向一线倾斜,尽量减少压缩过于集中、短期行为的任务布置。
(四)建设警营文化,打造民警减压的港湾。加强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开展警营文化生活。一是根据不同的特点、情况,找准形成适合的特色文化。二是根据每位民警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羽毛球、书画、文娱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三是开展警民互动,增进理解沟通,和谐警民关系。四是组织相应的户外旅游活动,开阔视野及心胸。通过建设警营文化,形成文化兴警、文化强警、文化聚警。
(五)关心八小时外的生活,预防不良诱因的发展。将关爱的触角延伸至八小时之外。一是对民警的家庭进行走访,帮助了解困难与情况。二是关注民警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的情况,做到不真空,不失控。三是通过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四是加强单位、家庭、社会三个环节的沟通与影响,有效的预防不良诱因的发生。
(六)坚持定期体检制度与心理咨询、预警援助机制。保证民警在每年享受身体健康体检的同时增加心理咨询检查,使民警从生理、心理上减轻顾虑和压力。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对基层民警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专职的心理援助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对有心理障碍的民警及时发现和引导治疗。通过训练,使民警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具有自我调适心理压力的能力和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