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 12:10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图集 我国每年约5亿人次参与健康管理(体检),而体检机构抽检、漏检、错检等问题频出,引发社会担忧—— 体检机构头上的紧箍不能松 近日,北京市民王女士在瑞慈体检做完体检后发现,血液检查的多个项目数据居然完全一致。王女士到瑞慈体检查询后发现,该机构验血项目并非自己检验,而是外包给一家公司。对此,瑞慈体检对媒体回应称,工作人员与验血机构核实,出现数据错误的不止王女士一人,而出现数据差错的原因是“系统漏洞”和“工作人员粗心”。 随着公众健康素养的日益提高,“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意识深入人心,这给整个体检行业带来了“春天”。我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7年一年,我国约有5亿人次参与健康管理(体检)。然而,关于“假体检”“护士冒充医生看超生”“抽血不检直接出结果”的行业“揭秘”却层出不穷。 体检结果关乎生命安全,一旦误诊、错诊或漏诊,极有可能给体检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健康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那么,5亿公众所选择的健康体检机构的管理都规范吗?它们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监管?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体检行业,还存在哪些乱象?记者就此采访了监管部门、体检机构、行业专家和体检者。
1、体检机构属于医疗机构 “抽而不查、漏诊、错诊”是违法违规行为 不久前,爱康国宾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在公开场合指出,有些体检机构存在“护士假冒医生,抽血不做检查直接就倒掉”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作为国内体检连锁机构的领军企业之一的掌门人,张黎这番话引起了社会对体检行业的广泛关注。而2018年6月,湖南知名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因长期雇用无资质人员从事体检工作被曝光,引起人们的担忧。 这些乱象因何而生?对此,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委会主任委员胡波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健康服务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少数体检机构管理混乱、职业操守缺失、盲目逐利等问题也随之产生,进而出现错诊、漏诊等违法违规行为。 胡波介绍说,我国的体检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老百姓大多数是通过流动体检队来进行体检,基本上是由所在单位的合作机构组织离退休医护人员进行体检服务。彼时,在医生、护士资质、医疗器械、血样检查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甚至十分严重。比如,血样存在按比例不作检行为,100个血样可能只做30%。 当时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规范去约束。胡波说,2005年,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开展关于体检医疗机构服务准入与管理工作的调研,并开始着手为体检市场制定相关标准。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业务的执业条件和许可、执业规则,以及外出健康体检的要求,明确了处罚措施。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出台了《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规范(试行)》和《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不过,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规范和条例,健康体检质控与行业管理的发展却比较缓慢。“不可否认,健康体检质控与行业管理起步较晚,业内系统的质控管理与质控机构体系还在形成中。”上海市健康体检机构质控中心主任李静介绍说,经过近年的质控工作,该中心负责质控督查的健康体检机构质量管理能力较之前提高了不少。不少公立医院已经将每年质控督查成绩列入医院科室主任的考评内容。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已成立了21家省级健康体检质控中心,但有部分省份尚未建立专门的健康体检质控中心。 对于曝光的体检机构出现的违规行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健康体检机构的性质属于医疗机构,其机构和所属医务人员应当遵守我国关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的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出现抽了血标本后不检测的行为,属于出具虚假或者伪造健康体检结果,将依照《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对于备受关注的血液等检查,有专家建议,应完善检验结果的倒追机制,留存标本,如果体检者在三个月或半年的短期内发现了与原检验严重背离的病情,则可提出对标本再检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2018年10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求体检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服务行为。“对于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监管部门一直都是‘零容忍’的态度,要求各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推销、捆绑体检项目”问题突出 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和严格的退出机制 当前,诸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在我国正形成井喷的势头。“慢”是慢性病的特性,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由于定期体检有利于早发现潜在的致病因子、早期病灶或功能异常等情况,通过体检防范疾病于未然,已成为很多人关注自身健康的主动选择和重要参考。公众期望用体检的手段,尽早发现,尽早预防。 打开淘宝网,输入“体检”两个字,各种体检机构的体检套餐跃入眼帘,有“重要器官全面筛查”“VIP服务体检专区”“职业病个性化定制”“团体低价专人对接”等各种类型体检,各家体检机构打着“低价”和“定制化”的各种优势吸引着消费者。 对此,胡波分析说,定制化体检项目对医生的资质和经验,以及体检设备有着很高的要求。例如彩超的判断,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目前体检行业对专业的医生和专业的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是较大的。而体检机构之间的价格战,则是市场化进程中必然存在的一个过程,价格战打到一定程度就会停下来,因为还有成本因素要考虑。 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在北京中关村从事软件设计的张华,15年来每年都会进行体检,公立、民营的体检机构都去过,他对比说,公立医院的体检机构环境和服务普遍不如民营体检机构,但有些公立医院设立的“VIP体检专区”,服务和环境较好,专家水平偏高,但收费较贵,一般公众不会选择。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