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12:0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五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典理论内涵和技术应当重视,但在具体实施方法上,既应追随国际研究前沿,又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国情,打开新视野,闯出新路径。例如,不断完善朋辈辅导制度,使具有相同背景的人在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分享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广泛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学校和社区相互配合,促进双方工作绩效的共赢;积极开展心理情景剧等活动,通过学生自编自导,专业心理教师指导,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直观体验,进而将这些体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探索在新媒介上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除了发布信息、采集信息的功能,结合机器学习和临床专业知识构建预测未来心理健康问题的指标,也是一种新路径。比如,脸书公司最近就已经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基础进行自杀超前干预,在使用者报告自杀意向前就发现问题。此外,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分类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方式,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 总之,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全面推进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其实质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即对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其方向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理念是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变,方法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决定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必须在社会心理服务框架下,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作用,逐步走向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央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