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在舌尖 美食在眉山(2)

2019-10-31 12:1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东坡美食对川菜贡献突出” 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以及广泛的大众适应性。眉山作为苏东坡的故乡,东坡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对川菜和“中国菜”饮食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中国
鲁友社区 say yes 魏宁海 新浪博客 美句 永丰论坛 goodbye 爱国古诗 永丰房产网

  “东坡美食对川菜贡献突出”
  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以及广泛的大众适应性。眉山作为苏东坡的故乡,东坡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对川菜和“中国菜”饮食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中国烹饪协会决定在眉山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所在。川菜的原料、技术以及食材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因此,川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尽快实现规模化,要在经营方面有所突破,希望川菜培养出能与世界大型餐饮企业比肩竞争的中国餐饮品牌。

  对眉山川菜联盟的正式成立,协会给予了赞赏,过去讲联盟往往是同业联盟,而此次眉山是从一个产业链的角度来组建联盟体。除餐饮企业自身外,从农田到餐桌,整条产业链有生产食材的,也有生产调料的,也有生产泡菜的。此外,还涉及餐具、餐巾纸等方面,这样就从产业链的角度将众多不同经营业态和产品内容的企业在平台上联合起来,共同携手推动川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9.jpg

儋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谢仿贤

  “东坡文化是金字招牌、是城市名片”
  儋州与眉山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同样历史悠久,同样文化底蕴深厚,苏东坡先生居儋时曾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著名诗句,为儋州市与眉山市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供了良好基础,有效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儋州饮食百物艰难、缺衣少食的困境中,苏东坡身体力行,自食其力不断地挖掘本地食材,别出新样,研发菜谱,以满足自己生存所需,并引导当地百姓生活,为推动儋州美食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东坡文化是金字招牌,是城市名片。近年来,儋州加大旅游文化开发力度,按照5A级标准建设东坡文化旅游区、开展东坡文化体验之旅活动、挖掘东坡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借助东坡文化元素开发了“东坡绵蹄”“东坡小炒”“东坡荷香肘”“东坡包豆炖土鸡”“椰盅东坡羊”“东坡扣肉”“东坡香糕”“东坡粽子”等一系列东坡美食菜肴,并开展评比,“东坡绵蹄”“东坡荷香肘”“东坡包豆炖土鸡”曾经入选“儋州十大名菜”,“东坡香糕”曾经入选“儋州十大小吃”。

30.jpg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 王晋川

  “东坡味道,根在眉山”
  东坡的头衔有很多,其中最接地气的当属“美食大咖”,他历经五朝,典领八州,被贬三地,足迹踏遍了北宋疆域。所到之处,深入民间,尝遍美食,食之无味则亲手烹调。其制作的菜肴,食材易得,烹制不繁,讲究火候,注重调味,粗菜细作,形成了流传千年独具特色的“东坡味道”,成为八大菜系之外,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菜系——东坡菜系,为灿烂的中华美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东坡生在眉山,长在眉山,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给了他最初的文化浸润和美食基因。他在东山种松,西山放羊,“狂走从人觅梨栗”。其母亲程夫人、乳娘任氏给了苏东坡来自民间的美食滋养,以至于他三十二岁离开家乡宦游天下,仍心心念念不忘眉山味道:“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苏东坡所创制的菜肴,无一不和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他在黄州炖猪肉,其实那就是眉山的一道乡村菜。古蜀先民很早就将猪列入“六畜”,成都金沙遗址出土数千枚野猪獠牙。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猪的认识已有,要不然“家”字,为什么会是宝盖头下一个“豕”字。
  在宋朝,上等人家吃牛羊肉,中等人家吃鸡鸭鱼,而下等人只能吃猪肉。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形同流放,幸好他带去了家乡的炖猪肉法,这才为艰难困苦的生活增添了几珠油荤、一抹亮色。 东坡味道,根在眉山。

31.jpg

四川旅游学院川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杜莉

  “苏东坡开启了文人入厨的先河”
  据大数据显示,川菜是世界上食用人数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菜系。那苏东坡与川菜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杜莉认为,东坡成就了川菜,同时川菜也成就了东坡。在她看来,苏东坡在川菜方面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他开启了文人入厨的先河,开创川菜新品类——文人菜。其主要菜品有东坡肉和素菜羹,从营养上来说,特别合理,一个是荤菜,一个是素菜。
  都说“君子远庖厨”,但苏东坡不这么认为,受从小的家庭环境影响,他养成了吃川菜、做川菜、创制川菜的习惯。离开四川以后,他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吃到哪里,留下了很多的美食诗文、美食的品种。四川人把苏东坡作为四川的骄傲、眉山的骄傲,他成为四川文人学习的榜样,“文人菜”也因此延续了下来。比如国画大师张大千,就受了苏轼习惯影响,自己下厨,他的画室就是他最大的宴会厅,他经常书写菜单、亲自烹饪,然后出现了出名的“大千菜”。

  眉山网记者 陈甜 雷卓鸣 文/图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十种蔬菜的错误吃法 小心致病
    • 简单几招 让你跟大黄牙说byebye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