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12:3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11月10日电(记者吴楠)“新时代·新智库·新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近日在南京举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表示,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面临一系列困境,包括专业心理服务资源相对稀缺、传统面询服务方式无法主动定位潜在服务需求群体等。当前,新技术为快速实现心理健康服务的普惠性和精准性提供了可能。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增强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其融合性、专业性和开放性。融合性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包括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学校课程的融合。专业性指心育队伍专业化发展,要坚持专业标准,提升专业发展胜任力。开放性指心理健康服务协同机制建设,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跨学科跨部门的项目协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等。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傅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资源,从而更好地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会议由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