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和云朵妈妈》备受关注 原来是因为这个

2016-11-10 12:3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央视动画《棉花糖和云朵妈妈》开播至今已经一个多星期啦,尽管时间不长,却受到了电视机前小观众和“大盆友”的喜爱,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长着蓬蓬头和小雀斑的棉
与小仙女混居的日子 宇智波鼬异界之旅 宇宙小姐简谱 玉珠奇侠传 欲魔性奴 预见未来好看吗 元阳师 越洋追踪 刘德华 月梅汁 月氏童话 云长传 再见溪谷快播

央视动画《棉花糖和云朵妈妈》开播至今已经一个多星期啦,尽管时间不长,却受到了电视机前小观众和“大盆友”的喜爱,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长着蓬蓬头和小雀斑的棉花糖和她的爸爸妈妈,到底有何魅力赢得大家的喜爱呢?

那就是“不啰嗦”的巧妙剧情和展现出的80后亲子教育观。这些剧情虽然主角是棉花糖一家,演出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 直接“戳”到小盆友和父母的心窝里去了。而展现出的亲子教育观正是80后的父母们现在最迫切需要掌握的!

棉花糖一家的人物设定就是80后父母和10后孩子组成的中国式三口之家:“辣妈”云朵妈妈满满的少女心,和女儿像“闺密”一样拌嘴吵架一起玩耍;“萌宝”棉花糖只有五岁,个子小小却爱美爱打扮、正义又勇敢;帅气的蓝天爸爸幽默认真,还是个飞行员呢!

现代家庭多半是妈妈陪伴,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是少不了爸爸的陪伴。剧中蓝天爸爸是一个飞行员,回家停留的时间相对要少。剧一开头就上演蓝天爸爸回家的情节,云朵妈妈和棉花糖从爸爸进门起,就争相给蓝天爸爸献“殷勤”,甚至还有了点小“交锋”,这对姐妹花似的母女都在表达自己对蓝天爸爸那种长期不在家的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看上去故事情节很夸张,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是缺席孩子成长过程的。爸爸们忙于工作,早出晚归……陪伴孩子、照顾家庭的重担都由妈妈们一力承担。

《棉花糖和云朵妈妈》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无论是画面制作还是情节设置都具有独特的匠心气质。轻松活泼的故事讲述着真实的、有温度的母女亲情和家庭氛围。棉花糖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纯真善良,既乐于助人又富有主见,是现代小女孩的真实写照。从她的身上,做家长的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小缩影:“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崴脚”“弄断妈妈的眉笔佯装不知情”“对于妈妈快递的好奇心”等等。

通常孩子的5-8岁是形成行为习惯和内部规则的年纪。他们还不知道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他们的辨别力没有形成,也没有完整的结构系统,更多的是靠家长的引导帮助建立规则。善解人意的云朵妈妈就做了一个好榜样:棉花糖犯错了,她在听了棉花糖的解释后,点到为止,并没有抓着棉花糖的小辫子不放。如果每个爸爸妈妈都能像云朵妈妈一样体贴“小棉袄”、加以耐心有效的引导,那就完美啦!毕竟小孩子做事往往是天性使然,很多有趣新鲜的想法一旦过了童年时期,就很难二度拥有。

剧中的云朵妈妈一改国人心目中“爱唠叨、爱发火”的妈妈形象,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独立、有思想、可以和孩子平等交流做朋友的妈妈。剧中的她和我们大多数妈妈一样超级爱孩子:虽然对孩子做事永远都不放心,但是她还是选择放手给孩子一个自己动手的成长机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用自己的智慧在孩子经历的一件一件小事情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教育孩子们在困难面前要想办法解决,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形成了规则感和行为的自控力。

云朵妈妈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也正是这部动画片想带给我们孩子和家长的一个“模范”的初心。

这些就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人和事,让人在故事中不断被带入自己生活的场景,映射出当代亲子家庭生活中快乐的点点滴滴。《棉花糖和云朵妈妈》吻合了当代80后父母的教育理念,即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孩子的爱。他们在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孩子的性格养成大于能力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偏爱西方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他们拒绝填鸭式教育,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家庭教育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些家长希望获得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也是不切实际的、偷懒的想法。唯有“爱和陪伴”才是当代亲子关系的良性循环。

《棉花糖和云朵妈妈》,每周一至周五晚八点,央视少儿频道“银河剧场”,与您探讨育儿技巧,带您感受当代亲子家庭生活的“爱”的内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