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12:1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元凶。一些国家正在通过政策减少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消费,比如墨西哥、英国开始对生产含糖饮料的企业加大征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营养系教授Barry Popkin介绍了拉丁美洲人口肥胖率最高的国家智利的“政策效应”。他介绍,智利政府从2016年开始实行食品“标签法”。智利卫生部门对食品中的糖、盐、脂肪和热量都设定了标准含量值,如果某种食品超出了标准,那么生产商就要自行贴上“某成分含量高”的黑色标签。这些黑色标签必须贴在产品包装正面,且包装越大标签也要越大。同时,禁止在学校销售贴有标签的食品;禁止向儿童播放贴标签食品的广告,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包装袋上不能印有卡通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另外,广播电视只能在深夜播放垃圾食品广告,未来智利还会对垃圾食品征收重税。食品“标签法”实施3年后,智利人已将该标签作为购买食品的重要参考;同时食品业对近半数产品进行了改善,使其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从全球看,食物营养状况也不容乐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驻朝代表文森特·马丁介绍,2019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当今世界上有8.2亿人口依然处于饥饿状态。与此同时,全球还有8.3亿肥胖和超重人口,这包括6.7亿成年和1.2亿青少年肥胖人口,以及4000多万5岁以下超重人口。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共同构成了全球营养的三重负担。在全球化、城市化和收入增长的多重驱动下,营养引起的健康问题已经超越吸烟,成为全球人口残疾和死亡的头号危险。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据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70公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目前中国居民直接消费口粮不断减少,动物性食品、蔬菜等消费大大增加,国人因营养过剩而患上的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也日渐突出。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人超重率约30%,肥胖率为12%;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0%,肥胖率为6.5%。动物性食物、食用油等摄入过多,已成为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国内“希望营养不足基本消除,使营养性疾病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这是在未来15年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看来,营养问题所引发的各类疾病,还是应该从营养角度进行解决,要研发和供给面向特殊人群的专用食物。“整体上看,中国农业科技在解决数量问题上已具有很强竞争力,但是面向慢性病、亚健康等特殊人群的食物供给,我们的科技储备还相当薄弱。比如如何为1.14亿糖尿病人和1.33亿的慢性肾病患者,提供合适的主食、副食和整个的食物供给,针对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应急保障的特殊群体提供适合他们的食物、营养健康食品,我们还需要加强弥补这方面的短版。”梅旭荣说。
冬季御寒养生六大谣言 你信了几个? 冬季天气寒冷,是感冒、咳嗽等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节滋补养生。我国北方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而民间也流传“冬吃海参提高免疫力”“冬季进补羊肉御寒强体”“洋葱熬水可以止咳”等“偏方”。事实上,这些冬季“养生大法”都是谣言。…【详细】 社会推荐阅读
我国首部疫苗管理法实施 除了“四个最严”还有这些重点 疫苗管理法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四个最严”为立法宗旨,规定构成违法犯罪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罚款进一步提高,如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的,最高罚款从相应货值金额的30倍增加至50倍;属于劣药的,最高罚款从20倍增加至30倍。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也增加了行政拘留等惩罚。…【详细】 营养引起的健康问题,已成全球人口残疾和死亡的头号危险 “全世界每年71%的死亡人口跟慢性病有关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表示。有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2.6亿,糖尿病患者有1亿多。丁钢强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我们高血压患病率只有7.7%左右,现在已达到25%到30%的高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在1980年只有0.67%,现在高达10%。有专家表示还不止10%,因为有很多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是发生糖尿病人数的3倍多,而此时已对心血管、心脏等造成很大压力,这些都导致政府和家庭医疗费用负担的上升。” 丁钢强介绍,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人杂粮类和薯类“消费量”下降幅度很快,米面消费略有下降,杂粮类和薯类只作为主食的一种“点缀”。1982年我国每人日平均消费蔬菜量是300克以上,现在消费量则是300克以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每天摄入300到500克蔬菜、200到250克的水果,差距还是比较大。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达到18.7%,其中,贫困地区6个月以后孩子的生长迟缓率要远高于城市和一般农村。此外,贫困地区儿童贫血率也远高于城市和一般农村。而且,目前农村地区脑血管患病率和心脑血管死亡率已高于城市。丁钢强建议,在未来食物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村地区也应重点关注。
蔬果奶杂粮普遍消费不足,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上升迅猛 目前中国人每人每日盐摄入量基本在10克左右,远远高于目标值每日6克以下。奶类消费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整体增加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以至居民每日钙的摄入量低于400毫克,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是800毫克。“我们要求每天摄入水产品能够达到40~75克,畜禽产品也是这个量,实际上畜禽肉类摄入量远远高于75克的高线,水产品摄入量连40克的低线都没达到。”丁钢强说。 樊胜根建议,从营养健康出发人们应吃全麦和全谷物。“像以前吃的麦包含麸皮,吃的米也是糙米,其实那种米面很有营养。但是现在居民买到手的米面全是精加工的,反而损失了很多营养,它是导致慢性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各领域著名专家,围绕全球食物与营养改善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国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中国粮食加工和食物选择需求变化等主题展开探讨,并对国人的营养改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丁钢强表示,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不断推进及一些具体措施的落实,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将会越来越合理,希望通过食物结构的调整能够控制中国人的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