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11:5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文/连清川 我向来对于美食影视剧怀有深刻的偏见——我指的是那些虚构作品,包括当年红极一时的《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这使我经常在与朋友的美食话题中处于沉默,似乎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吃货。 在我看来,美食是一种极其个人化的体验,对于食材的感知,烹饪的火候,咸淡的味觉和就餐时的心情,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可能会对最后的口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什么所有人到最后都会怀念妈妈的味道: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是杰出的厨师,而在于,妈妈的味道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光阴,而它的本质,当然是爱的味道。 美食影视剧为了制造美好的意境,往往会过于夸张品尝者的体验,也会放大厨师的能力,因此导致最终输出的效果是虚假的,非生活的。周星驰的《食神》当然是一部杰出的电影,但没有人能够相信他扮演的食神,真的能够以如此出神入化的厨艺,制造出人间哪得几回闻的美味。
▲《东京大饭店》(图/网络) 可是,当我在看木村拓哉《东京大饭店》的时候,却屡屡被其中的剧情和美食所感动,并且深信厨师是我们这个生存的世界中令人崇敬的一个职业。 01 《东京大饭店》的剧情没有大起大落,大奸大恶、令人血脉贲张的套路,事实上,整个故事平缓温和,简洁明快,即便在这里写下它的整个故事,也并不会产生剧透的罪恶感。 尾花夏树是一个顶尖的法餐厨师,他原本在法国拥有一个米其林二星餐厅,名满天下。但是在一次接待法国官员的时候,由于职员平谷祥平的错误,混入了过敏食品,导致了官员中毒,成为了餐饮界之耻。 来自日本的女厨师早见伦子在巴黎遇见了尾花,他们决定一起在东京开设一家餐厅,去获取米其林星级。于是,尾花和早见一起,艰难地将原本餐厅的人马慢慢地聚集在一起,研究出用日本食材来制作的法餐,从而一举夺取了米其林三星的至高荣誉。 这样的故事,大概并不符合而今影视剧市场中刀光剑影、王子公主、神仙眷侣的流量套路吧。事实上,从网络上的讨论中,除了木村拓哉的忠粉和美食剧粉之外,也的确并没有成为现象级的产品。 然而,我对于《东京大饭店》的偏爱,恰恰因为它反而真正地道出了美食的本质及其能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力量,它更加接近于生活而非虚构。 所有的法国餐厅,包括他们的竞争对手,为了提高菜品的售价,往往会采用进口和罕见的食材,但是尾花却认为,在日本的食材中,有堪与比拟世界的优质原料。于是,他们一起出发去寻找本地的食材。
▲《东京大饭店》中,寻找食材的过程(图/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找到了比食材更加重要的,美食的灵魂。后来成为他们的供应商的“食材之神”,深山中的猎人峰岸刚志告诉他们,他所猎取的动物,是采用陷阱猎取的。他所采集的这些动物和植物,把生命奉献给了人类,因此,尊重这些生命,并且以保留其原味的烹饪方法,是对于这些生命的最大尊重。 而尾花作为厨师起步时的师傅,告诉他们的是,并不是炫技地做出一些看似酷炫和奢华的菜品,而针对每个人在就餐时的身体状况、心情和口味,定制出属于每个人独特的菜品来,服务于每个就餐的人,这是美食这个行业最本质的事情。 说起来也好笑,《东京大饭店》要告诉我们的,是关于美食的一个最基本的,但也是最本质的道理:美食,以人为本。 所有最美好的食物,无非是合乎一个人的味蕾,让一个生活在这个残酷世界,经常品尝失落的人,能够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耻于以“吃货“来调侃自己,恰恰是因为当整个世界欺骗我们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从美食中得到心灵的满足。 我觉得这是美食的灵魂吧。我们在快乐、悲伤、烦闷、幸福时,都希望能够通过味蕾的安慰,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02 也许我们在观看《东京大饭店》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惑:日本人是否也太追捧米其林了? 包括尾花和他的团队,还有他们的竞争对手,都把获得米其林三星,当成了他们人生中的最高追求?是不是只是为了追求剧情的效果而设定了这样的一个并不那么理想的理想呢?
▲米其林厨师展示手艺(图/网络)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米其林,认为米其林并不懂中国,以至于他们所评选出来的米其林餐馆,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我并不能够认同对于米其林的质疑。的确,每个国家和种族的人,对于美食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甚至有时候会天差地别。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食物记忆,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 但是要记住一点:米其林的目标,是为旅行者寻找美食。它并不屈从于个人的经历与记忆,它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和食物的多元化。 从米其林创立之时,世界就已经处在一个融合的趋势之中了,人们旅行频仍,周游列国。在这个孤独乃至于颠沛的路途中,有什么能够安慰一颗漂泊的灵魂?惟有美食。 因此,我们仍旧应当穿透地区的偏见,而寻找到美食的本质:给人以幸福感。 米其林所设立的标准,就是如何给一个旅行者,以幸福感。 我们与其花心思去想米其林如何在对待中国的美食上出现了偏颇的标准,不如花心思去考虑,我们具有悠久绵长历史的中华美食,如今如何了?
(图/图虫创意) 我以为,今天的中华美食,正在经历一个庞大的危机。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彻底结束了饥饿的记忆之后,我们迅速地面临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里,我们的美食突然面临了一个庞大的现实:高速运转的社会与金钱至上的商业。 今天,我们传统的美食基因,在外卖、连锁和网红店的兴起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现代公司和互联网的崛起,越来越将都市中的人们捆绑在一个固定的办公空间中。时间就是生命的急促感,让人们不再有充分的余裕去享受一日三餐,细嚼慢咽的餐饮传统,他们需要在短时间之内解决果腹的问题,于是外卖突然成为了全世界都必不可少的一个产品。 我们不能抗拒现代社会的变迁,外卖是社会进化的产物。但不能否认外卖的批量化、快速生产与成本结构的控制,使它根本不可能讲究食物的精细化而迎合快餐的需求。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