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11:2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主任医师 鞠红珍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不断发展,席卷全国多地。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现在的谈虎色变,部分市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情绪问题。面对如此紧急、突发的疫情,针对不同的群体,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呢? 一、【易感人群及大众】 常见心态:恐慌、不敢出门、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 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1.健康的生活作息:作息规律,充分的休息是良好免疫力的前提,也是抵御病毒的前提。 2.正确甄别网络信息:关于新型肺炎的各种消息层出不穷,让我们无所适从,徒增了焦虑、恐慌情绪。一定以官方新闻资讯为准,不信谣、不传谣。 3.转移注意力,保持合理的运动:选择适宜居家的活动,例如瑜伽、看书、做家务、与家人聊天等,适当转移注意力,可以减少精神上的紧张。 4.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睡不好、吃不下、恐惧、焦虑等,这都属于自然的现象。可以通过放松、冥想、倾诉、歌唱、书写、绘画、音乐、运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整与发泄;如果情绪严重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咨询干预。 5.做好个人防护:面对疫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开窗、不扎堆,这是最基本的防护要求。 二、【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 常见心态:恐慌、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被他人疏远躲避的压力、委屈、羞耻感等。 干预措施: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 1.协助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与知识,要相信科学和医学官方权威资料; 2.鼓励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多读书、听音乐、多运动; 3.接纳隔离处境,积极配合面对,明白居家隔离助人又助己; 4.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与亲人、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 5.必要时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 三、【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 常见心态:躲避、不安、预期性焦虑;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 干预措施:宣教、安慰、鼓励借助网络交流。 1.健康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规律作息; 2.进行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3.寻求亲朋支持,进行居家运动及娱乐,转移注意力。 四、【确诊患者】 常见心态: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还可能出现孤独,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放弃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 干预措施:支持、安慰为主,注意情感交流,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1.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接受事实。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要允许情绪的表达。 2.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告诉自己不是孤立无援,有很多家人和朋友在关心自己,他们即使不在身边,也会在心里陪伴自己渡过难关。 3.积极鼓励患者配合,学会求助,可以向家人求助,也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和安慰。进行冥想、身体放松练习,均可宣泄缓解不良的情绪。 4.治疗环境尽量保持安静、舒适,医护人员言语温和,举止从容,对患者情绪会起到镇静、安抚作用。 5.焦虑等情绪严重而持久时,请精神科专家会诊。 鞠红珍表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比较严峻,有几点小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好基本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适度恐惧,有所害怕才会有所敬畏,但拒绝过度恐慌; 做该做的能做的事情,顺其自然,理性回归本心; 凡事适度,不跟风渲染,不信谣传谣,训练自身的稳定性。 大家要有信心: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关怀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会打赢这场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最后送您一则顺口溜: 作息规律正常化,官方新闻定时刷; 生活休闲充实化,焦虑情绪要接纳; 亲友联系信息化,专业帮助不要怕; 对待疫情科学化,坚强后盾大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