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8 15:2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在各地首批援鄂力量中,女医护人员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的6名医护人员中,有5位女性;辽宁第一批援助湖北的17人医疗队中,15人都是女性;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首批支援的11人中,有8名女性医务工作者。本期文章,我们聚焦这场战“疫”中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女医护人员,希望能为她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注 留心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采用恰当的方式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当内心出现异常波动时,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家人寻求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向朋友倾诉,获得心理支持。2学会自我调节
0 3获得心理支持评论(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次次冲锋在前,同疾病对抗,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这样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剃掉一头美丽的长发,进入病房一待就是有一天,脸上留下面罩深深的压痕,令人心疼。她们,就是身居一线的女医护人员。 在连续高强度工作和心理重压之下,医护人员的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比如头痛乏力、心慌、食欲变差、坐立难安、出汗、发抖、睡眠质量降低、难以入睡、体能下降、身心疲劳等等。 由于需要同患者近距离接触,医护工作者有更大的风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同时面临更大的心理健康风险。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打赢这场战“疫”的重要保证。因此,帮助女性医护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积极进行心理自助和疏导具有重要意义。 请您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参与填写,非常感谢! 特别声明 本文作者:李林意,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温馨行动·抗疫心文】系列心理辅导文章由湖北省妇联携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心理学会的相关专家学者联合推出 1情绪反应 面对奋力抢救无效的患者,医务人员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救治方式;变得犹豫不决,决断困难;难以维持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情绪激动,难以控制;交流与表达困难等等。 ●
湖北e家庭 可以用写便签、记日记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最近发生的事情写下来,纾解负面情绪。也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健身操,释放自己的压力。5寻求帮助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在无法独自应对不良情绪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通过求助专业的心理援助小组,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医护人员与生死抗争,目睹太多不幸,难免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感到挫败。这时要认知上进行调节,接受不完美和失败,保持更加客观的认知,意识到自己已尽力,肯定自身的工作。医护人员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度苛责自己,只要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坦然面对,保持心态平和。 【温馨行动·抗疫心文】 “白衣天使”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2020-02-08 12: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抗议一线,可能面临严重的情绪危机。医务人员可能会经历焦虑、紧张、悲伤、无助、自责等一系列负性情绪。甚至产生工作倦怠,变得情感淡漠、易怒。发送邮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澎湃号 > 湖北e家庭 4合理宣泄女医护人员心思细腻,情绪敏感。在工作之余,可以相互鼓励,积极自护,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调节情绪的相关知识,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觉知到自己情绪异常,可以允许自己适当休息一下,通过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在遇到难以自身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可以向专业机构寻求心理帮助。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2认知反应 一、“白衣天使”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 3生理反应 1学会自我接纳 在休息时间,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观看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可以进行一些肌肉放松训练,伴随缓慢而充分的呼吸,感受身体每个部位的变化,缓解高强度工作造成的紧张与疲惫感;可以在休息区建立一个让自己舒服、安心的“安全区”,放一些自己喜欢的物件,增加内心的安全感;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做一些冥想或静坐,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况。 面对高强度、高压力、高负荷的抗疫一线,女医护人员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认知和生理反应三个方面。 ● 二、心理健康需要“白衣天使”自我维护 字号 ●6调节行为 原标题:《【温馨行动·抗疫心文】 “白衣天使”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大家安好!这一份问卷为了了解疫情期间人们对“护士”群体的印象,请大家帮忙填答一下,2-3分钟。非常感谢!隔离期间,祝您平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