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12:0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这个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大家减少出行,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心理情绪波动在所难免。如何以健康心态积极应对,长春市心理医院院长桑红给出建议。 桑红表示,人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反常情绪,有些人会因此不断查看疫情信息,反复测量体温,甚至会出现头疼、恶心、周身乏力、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 识别和了解之后,要应对问题,变成行为的调节。对事儿不对思维,有时候,这个事儿让我愤怒,中断行为,离开让你愤怒的地点和场景。还有特别有效的调节是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同事的、朋友的、亲人的、专业医生的、心理热线的,交流特别重要。 在长时间居家过程中,人们可以选择多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儿,比如读书、运动、品尝美食等。如果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纾解情绪,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求助专业人士: 我们省有专业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或者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还有一些必要的药物。总之,疫情来了之后,大家心理反应大多数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我们既要积极面对,不恐慌,同时又要坚定信心,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临,
长春市心理医院24小时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为:12320-6、0431—89685000,89685333,82708315。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从心理学角度看属于心理应激事件,有关文献统计,我们一生50%以上的人是经历过这种应激事件的。 这些反应有正常合理的一面。但是,什么时候需要给予关注,就是这些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生活了。 当应激过度时,桑红建议,首先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并减少对这类信息的持续关注;其次,要注意接纳、识别并且管理自己的负性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