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服务】遇到困扰怎么办?心理健康服务组为您解答

2020-02-28 12:38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神华铁路公安处全体干部、民警以岗位为家,开启全天候值班备勤模式。期间,大家或许会遇到一些困扰。神华铁路公安处心理健康服务组共接到电话
goo55 佛语 教育格言 jerk 生日祝福语 韩美味加盟 shooting star

 发送邮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关注

字号

原标题:《【心理健康服务】遇到困扰怎么办?心理健康服务组为您解答》

【心理健康服务】遇到困扰怎么办?心理健康服务组为您解答

2020-02-27 23: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我们一家人在疫情期间和睦温馨,以至于我有点害怕疫情结束,会回到各自位置。因为一家人与世无争似的在一起,太美好了。太舒服以后就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了。我们一起锻炼下棋研究厨艺看书看电影弹琴,每天都挺充实快乐的。我自己觉得有分离焦虑,该展开怎样的自我对话帮助自己呢?
从潜意识层面,你的问题中存在一个冲突,一方面有对疫病的恐惧,一方面又会忘带口罩。可能存在内在需要探索的地方。对于这部分,可以增强对自我的察觉,或者在心理咨询中探索。

澎湃号 > 北京铁警

心理健康服务组:
年轻人在家待了段时间虽说不用去上班自我觉得不错,但是却变得越来越烦躁,对什么事都嫌烦,怎么办?

情感被忽视怎么办?
我出门总是忘记带口罩,但是嗓子一紧,就想咳嗽,心里害怕可不要得疫病,为什么?
问题3:
心理服务组:

0

当前疫情打破了我们的生活秩序,因为不工作,一方面可以休息,但过长时间的休息,没有事情做,也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和无聊,这些都是正常的。而疫情现在还没过去,我们还要在家一段时间,所以这需要我们去主动重新规划和调整我们的生活,去安排一些生活项目。当然这需要每个人自发的愿意和想办法去调整,想想看自己想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特别声明

为什么难舍疫情期间的全家和睦温馨?

焦虑和安全感缺乏,是疫情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常表现为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将这些感觉与疫病联系起来。这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是适应当下情绪的第一步。

这或许也是害怕疫情结束的原因,因为在我们的内心,疫情结束,这种“美好”的支持也将一去不复返。一切未被表达未被看见的情绪感受和期待,都会通过这种“变形”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疫情或许恰好也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可以试着去体会、觉察内心的真实感受,看看自己在情绪、情感方面希望得到家人的哪些支持或理解,并将这些去与家人坦诚地沟通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力量。

问题1:
另一方面,要学会倾诉。倾诉是一种感情排遣,一种自我心理调节。如果苦闷和烦恼一直郁积在心头,特别是内心深处长期积累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将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及时向亲友、同事、心理热线倾诉,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劝导则可以排淤化结,使受挫的心灵得以平复,使感情的伤口得到愈合,重获心理上的平静和人生的支点。
为什么害怕被感染,又总忘记戴口罩?
疫情期间,常常需要加班加点,有时会特别渴望得到家人的关心、认同和支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神华铁路公安处全体干部、民警以岗位为家,开启全天候值班备勤模式。期间,大家或许会遇到一些困扰。神华铁路公安处心理健康服务组共接到电话、网络咨询10余次,发布心理健康文章7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30余期。服务组整理出以下4个共性问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心理服务热线
问题2: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心理健康服务组:
为什么在家久了,人越来越烦躁?

一方面,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感受。学会自己关心自己,先看到自己的需求和困惑,你才能向外界表达出来。尽量在处理完一件事情后停一下,并自我确定,在工作应对中获得掌控感。

从现实层面来说,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以唾液,飞沫,接触传播为主要方式。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并且近期没有接触过病毒携带者,感染概率是很小的。即使感染,多数也可以得到治愈。科学的学习防疫知识,做好防护,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状态,都会对情绪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服务组:
问题4:
“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或许是你问题的核心。我想对于你来说,“现实世界”不仅指疫情,也包括疫情发生之前的现实世界。我猜想,在过往我们独自面对现实世界时,是期待得到一些来自他人的关心、帮助、支持的,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寻求这些力量。疫情的发生,让我们体验到了跟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直期待的那种支持。

评论(0)

北京铁警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