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11:2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要审视自己和家人的沟通情况,做些调整;平时蓄积的压力、焦虑过度,要找到合理的途径去宣泄。比如,增加体能锻炼,跑跑步;在室内可以摔摔抱枕、打打拳击等,定期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让情绪波动变小;循序渐进地向家人进行科普,让他们慢慢加强防控意识。 15、我平时很坚强,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一些不好的事情,动不动就很想哭。 答:这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作怪”。平时我们会通过自我防御,掩盖自己很多真实的需求和想法,让周围的人觉得很“强大”。在疫情下,整天待在家里,这种防御就没有了,这时候潜意识里的很多东西就会呈现到意识层面,往往很多都是不好的,如对自身不满意、对社会不满意、感到无助孤独等。 可以试试学会自我定位,问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于这个社会,我想要什么,我的底线是什么……给自己设立一个问题库,从中筛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反复进行思考,把这几个问题想透了。如果出现一些极端想法,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16、最近,我每天洗手都要洗十几遍,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答:这是一种强迫行为,其实是可以主动控制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行为模式,主动地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强迫性洗手为例,重复洗手时提醒自己“它又出现了”,然后刻意减少洗手次数,两三天后你就会发现不用洗那么多次手,也照样好好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则要借助家人帮助监督。如果情况仍然严重,需要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17、近期,夫妻俩都宅在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动不动就吵架,怎么办? 答:这看起来是在疫情下,两个人不得不见面发生的摩擦,但其实这种摩擦早就存在了,只是在特定环境下爆发了出来。 建议从现在开始:夫妻之间建立一种特定交流行为,如每天两人对视5分钟;如果两个人都想改变,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多聊聊,说一说共同的目标、有什么困难,将来的需求和希望;交流也是一种互动艺术,要多培养和学会说话的技巧。 18、以前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就晚上带一带他,现在一天24小时带着他,快被“神兽”逼疯了,怎么办? 答:成年人的节奏很快,很多人的耐心被磨得消失殆尽了,而小孩是无忧无虑的。其实可以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立一个家庭的规矩,告诉孩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另外,如果孩子想玩,就让他玩透,陪他玩,怎么玩很有讲究,尤其是对低龄化的小孩,可以进行一些益智类的游戏等。当然,无论如何每天留给自己独处的时间,放松一下。
点击进入专题: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普盘点责任编辑:祝加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