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是上医 均衡营养是基础(2)

2020-03-06 11:5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康复期患者还应该注意:食欲较差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以少食多餐,通过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适量补充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A、C、D以及多种矿物质。不喜欢吃肉的人可以蛋
奇妙黑板画 霸气高冷的短句 安全生产标语 江西吉安永丰 约定歌词 永丰县党建网 像中枪一样

  康复期患者还应该注意:食欲较差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以少食多餐,通过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适量补充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A、C、D以及多种矿物质。不喜欢吃肉的人可以蛋、奶、豆制品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必要时,可以吃适量的蛋白粉。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康复,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进行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条件允许下晒晒太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口常开。

  适度献血不伤身

  营养补充须跟上

  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身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的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来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健康成年人体内血液含量约为体重的7%-8%,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体内血液量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单次失血量不超过体内血液总量的10%,机体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得到恢复。无偿献血每次献血为200毫升,约占体内血液总量的5%,因此不会导致机能和健康受损,献血后注意休息并通过饮食调养很快就可以恢复。

  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水和溶质血浆蛋白。血细胞也称血球,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献血后,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会依次引起交感神经系统、血管、肾素的自我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循环血量的补充。因此,献血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其次,血管自我收缩,从而回升动脉血压;最后,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加强,刺激肾素分泌,收缩心肌使动脉血压回升,最终使血浆恢复。

  献血后,血细胞数量下降,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自我调节。首先,红细胞下降,促使骨髓造血机制增强,机体红细胞不断增多,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实现红细胞的自我恢复;其次白细胞和血小板含量降低,但由于其在体内更新速度较快,因此献血对其影响较小,通常几天内即可实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自我恢复。

  虽然献血并不会损伤身体机能和健康,但体内血液部分流失,仍应及时补充营养,促进机体自我调节,加速身体康复。

  首先,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血红蛋白的基本成分,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献血后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摄入110克左右蛋白质。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

  其次,注意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铁不仅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维持机体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同时是增强机体造血机制的重要原料。献血后应当加强铁的补充。选择含血红素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猪肝、鸭肝、鹅肝、鸡肝等,鸭血、鸡血等。

  第三,注意维生素C的充足摄入。维生素C能够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如青椒、番茄、橙子等。

  第四,注意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充足摄入。叶酸和维生素B12虽然不是构成红细胞的成分,但红细胞的成熟和发育及血浆的形成都离不开它。献血后机体应当适量增加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新鲜水果、蔬菜、动物肝肾、奶及奶制品等食物的摄入量。

  献血后应按需进补,不可暴饮暴食。此外,应注意休息,促进机体恢复。

  马冠生 周明珠

【编辑:苏亦瑜】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亚健康九种状态 食物逐个击破
    • 7类滋补食物 养出健康美丽女人
    • 常吃这4种水果 助女人抗衰老!
    • 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一定对
    • 小心!吃这些食物会使你变更黑
    • 辣味健康吃法 让你过瘾不伤身
    • 5个饮食清肠方 让你排毒又减肥
    • 十种蔬菜的错误吃法 小心致病
    • 简单几招 让你跟大黄牙说byebye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