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0 11:4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他希望扬州加强与创意城市网络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创意城市网络活动,搭建美食创意推广活动平台,讲好扬州美食故事。 为全面放大“三都”品牌效应,在烟花三月旅游旺季和“五一”假期期间,激发游客到扬州赏美景、尝美食的热情,今天开幕式现场,扬州还发布了包括景点门票可抵食宿费、免费停车等旅游餐饮惠民“大礼包”政策。 产业“沃土”催生项目大单 如果说适宜的水土让扬州美食的食材新鲜味醇,深厚的产业“沃土”则让扬州高质量发展的“大树”“枝繁叶茂”。五年来,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000亿元、5000亿元台阶,2019年达5850亿元,增长6.8%,增幅列全省第三位。经济总量持续攀高,主要得益于产业硬实力的支撑。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作为27座长三角城市之一,扬州不仅是长三角这个“大三角”的节点城市,也是宁镇扬同城化这个“小三角”的重要支撑。随着今年连淮扬镇高铁开通运行,北沿江高铁和宁扬城际即将开工建设,“绿杨城郭是扬州”,扬州交通、区位、绿色生态的高颜值等优势的叠加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所带来的投资机遇也将更加凸显。 重大项目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合作项目178个,总投资1878.3亿元。18日开幕式现场签约的共有36个重大产业项目,包括总投资1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三元锂电池项目。 市长张宝娟在城市推介中详细介绍了扬州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方向。聚焦聚力打造“323+1”产业集群, “323”就是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三个千亿级产业、微电子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纺织和服装两个五百亿级产业、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食品三个百亿级产业。扬州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着力招引一批处于产业前沿、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带动辐射力强的项目。 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重点招引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轻量化部件、智能网联等高端零部件配套项目;高端装备产业将重点引进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微电子及软件和信息服务将重点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物联网和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等领域寻求合作。还有一个“1”是指航空产业,扬州正以沈飞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项目为依托,加快布局飞机设计研发、机载系统、通用航空、无人机等产业。 同时,积极推动健康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物流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壮大会展经济、创意经济、总部经济,着力培育“生产+”“互联网+”“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期待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来扬落户发展。在现代农业上,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政策“红包”,为科创名城“抢人才”“强服务” 技艺创新、品质创新是扬州美食经久不衰的“灵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也是当下扬州经济强市最强劲的“声音”。坚持把“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扬州在城市推介中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在“抢人才”、“搭平台”、“强服务”的政策“红包”中显示出强劲魄力。 去年扬州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考评中荣获全国第一名。目前,全市市场主体超过53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300家。本月初,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攻坚动员大会,不仅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红包”,还进一步深化了“以商引商”新举措,包括聘请1000名“招商大使”,对招引重大项目成功落户的机构和个人,将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此次扬州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产学研金政”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在做强做优科创载体上,全市已累计建成34个、总面积近600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可以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集初创、孵化、加速以及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鼓励有丰富运作经验的国资平台、民营企业、专业园区运营机构、创投机构等参与科技产业综合体的建设运营,欢迎更多高水平研发机构、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落户发展。 在强化金融支撑上,立足金融“赋能”创新,加快瘦西湖基金小镇、广陵金融集聚区等重点板块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欢迎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扬州,欢迎知名投资机构来扬设立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各类股权基金。 在创新人才引进上,扬州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着力招引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带动创新发展的高端人才,加快引进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对来扬创业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300万元的资助,对创新创业的顶尖人才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同时,以苏中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载体,加快打造集职业中介、人才猎头、人才培训、管理咨询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欢迎更多人力资源机构加盟合作。 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园区平台,推动每个园区聚焦1-2个主导产业进行“二次创业”,为客商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平台支撑。我们积极培育优质的“法治环境、诚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式、便利化”,巩固和深化“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全面推行集中办、马上办和帮办代办。对重特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积极优化政策供给,每年出台服务企业“2号文件”,针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扬州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扶持政策基础上,相继出台“惠企16条”“惠农12条”“金融15条”“税收10条”等系列举措,让企业更有成长信心和稳定发展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