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9 11:1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误区三:口感酸就是品质差
误区二:口感不甜含糖就低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水果越酸涩营养越好,因为过于酸涩的水果吃后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反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歪瓜裂枣”更好吃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营养师王伟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因为有些水果在逆境胁迫下,可能会生长速度减缓或更趋于成熟,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类,因而口感会更甜,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民间说法有一定道理。 误区一:“歪瓜裂枣”更好吃 王伟认为,很多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C,但维生素C容易流失,不管是受热或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都会遭到破坏,尤其果汁分子变小及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榨好的新鲜果汁若没有马上喝掉,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被氧化,营养素流失的量越多。尤其滤掉渣的果汁,营养价值又大大扣分,因为大部分的膳食纤维都在被滤掉的渣中,剩下来的成分主要是糖分。若每天都喝一杯滤渣果汁,摄入最多的就是热量。 在贵阳街头,有很多小型的鲜榨果汁店,因其大多是以新鲜水果为原材料,受到了很多“吃货”的欢迎。因此,我们也理所当然地以为,喝鲜榨果汁就是等同于吃水果,甚至比水果更好。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所以,口感不甜并不代表糖分低。除此之外,一些糖分高的水果也并不代表升糖指数高,这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糖友选水果应尤其慎重,不能只关注含糖量多少,要考虑其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GI值”,比如西瓜含糖量虽低,但GI值为72,属于升糖指数高的水果,而苹果和梨含糖量虽高,但GI值仅为36。 误区五: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王伟告诉记者,有人认为,越甜的水果营养越高,而有些人观点却恰恰相反。事实上,水果的营养素和保健成分的含量与甜度关系不大。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水果,味道略有酸涩的品种,其中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更高一些。比如说,特别甜,一点酸涩味没有的柑橘,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就比略有酸涩味的品种低一些。这是因为,大部分保健成分都有点不令人愉快的滋味,或者酸,或者涩,或者苦,基本上都与甜味无关。 水果,凭借其较低的热量受到了很多爱美人士的欢迎。因此,很多想要保持身材或是瘦身的人都认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所以只吃水果,不吃蔬菜。殊不知,这也是一大“误区”。现在网络上也流传着很多水果瘦身法:柠檬瘦身、苹果减肥、香蕉瘦腿……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女性为了达到瘦身的效果,除了水果之外,其他什么食物都不吃。 “买水果要挑长得丑的,那种最甜最好吃!”贵阳的90后美女祝女士常常听到家里老人和小区大妈们传授她挑选水果的“秘籍”,刚结婚的她很疑惑,长得丑的水果真的好吃吗?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呢?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祝女士,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只吃水果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明显的体重下降,但是这种效果主要来自于水分的减少,只要恢复正常饮食,极易发生反弹。并且,只吃水果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下降、低血压等,因为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远远低于蔬菜,如果只吃水果不吃蔬菜的话,是不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的。 水果中的“糖”其实是指所含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有些吃起来不甜的水果含糖量也较高,比如火龙果和猕猴桃,口感偏酸,但数据显示,每100克火龙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3.3克,每100克猕猴桃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4.5克。按碳水化合物总量计算,这两种水果都算得上真正的“高糖”食物。此外,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还包括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等。 记者在贵阳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提问“您是怎样挑选水果的?”其中,有市民表示,口感太甜的水果含糖量高,不会给老人购买,担心患糖尿病;也有市民和祝女士一样,认为歪瓜裂枣更好吃。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咨询了贵州博益乾坤营养师培训中心讲师,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王伟。 很多人买水果都会问“甜不甜”,总认为口感不甜或者酸的水果就是品质差的水果,其实这也是误区。 虽然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但若偶尔想变化一下口味,想喝点水果汁,其实不妨适当地加入一些其他的蔬果。比如苹果皮、葡萄籽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多酚类,洗净后可以连皮带籽一起打,增加抗氧化的营养素。此外,还可以在果汁中添加西洋芹、大西红柿等高纤维的蔬菜,打成果汁后最好不要滤渣,才能摄取到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要特别注意的是,打好的果汁要尽快喝完,避免营养素流失。 此外,并不是每种水果都具有减肥的效果,相反的,有些水果的含糖量就非常高,如果长期以吃这些水果来减肥的话,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水果的热量大多来自糖分,一些糖分含量高的水果,如榴莲、芒果、牛油果其热量高,甚至超过了土豆。 很多人认为,水果的甜度和其含糖量呈正相关,但事实并非如此。营养师王伟指出,水果的甜度不仅与含糖量有关,还与糖的种类(例如果糖比蔗糖甜)、酸味有关。 想吃水果减肥,要先辨清哪些水果是低热量水果。所以大家想要通过吃水果来减肥的话,应该多选择一些糖分低的水果,比如黄瓜、番茄、苹果等。(记者 罗欢) “其实,果蔬的口味主要是由种植区域、生长条件和品种本身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另外,在营养品质方面,对于同品种果蔬,长相难看的与好看的相比,也不会有显著区别。”王伟说。 误区四:鲜榨水果汁比水果更好 事实上,大多数水果“升糖指数”(GI)较低,升高血糖的作用并不强烈。例如,苹果、梨、桃、杏、李子、樱桃、葡萄、柚子等大部分水果的GI值明显低于馒头、米饭等食物,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每天200克左右)。少部分水果,如菠萝、芒果、西瓜、芭蕉、香蕉、猕猴桃等GI偏高,糖尿病患者可少量食用(每天100克左右)。个别水果如大枣,GI值较高且含糖量较大,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但另一些生长过快导致畸形的水果,营养物质尚未来得及积累,反而口味寡淡、质感不佳,甚至有的水果在生长中,承受了不当压力,果蔬内细胞壁不断加厚,排列紧密,纤维变粗,组织硬化,从而导致口感变差。遗憾的是,其口感是变好还是变差无法单从外表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