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自我保健(2)

2020-07-05 13:0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动作要点:接八段锦起势,左脚侧开,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环抱于脐前。两臂外旋下落于小腹前,掌心朝上,掌指尖相距约10厘米,小指侧离小腹部约10厘米;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两掌五指分开在小腹前交叉;目视前方
福布斯2013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 鲁大师跑分排行 日语歌曲排行榜 黑龙江省大学排名 热门职业 河南高校排名 宝宝奶粉质量排行榜

      动作要点:接八段锦起势,左脚侧开,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环抱于脐前。两臂外旋下落于小腹前,掌心朝上,掌指尖相距约10厘米,小指侧离小腹部约10厘米;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两掌五指分开在小腹前交叉;目视前方。身体重心徐缓升起;同时,两臂屈肘,两掌垂直向上抬至胸前,掌心朝上;目视前方。两腿徐缓伸直;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向上托起,肘关节微屈,掌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略停,两臂保持抻拉;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慢下降,两腿膝关节弯曲;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至斜下方45°时再屈肘,两掌捧于腹前,掌心朝上,掌指相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本式托举、下落为1遍,共做6遍。


      本式通过四肢、躯干的伸展抻拉,并配合调息,有利于元气水液在全身的布散与气机的升降。可调理三焦,畅通任、督二脉和手足三阴三阳经及脊柱相应节段;同时,可扩张胸廓,使腹腔、盆腔脏器受到牵拉、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脏腑机能。对预防颈椎病具有良好作用。


      (2)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要点:左脚侧开,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托腹前,掌心朝上;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经前面,随之臂内上举之头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跟,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本势动作通过两手上托下按,利于脾的升清功能和胃的降浊功能,加快痰湿的运化;同时,两掌上下对拉,使脊柱两侧肌肉相反方向用力,椎体两侧形成上下相对运动,增强了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利于防治颈、肩疾病。


      4.肝肾不足型


      (1)攒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要点:预备势站立,吸气左足橫出,两膝下蹲变马步,呈"骑刀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随呼气,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稍停片刻,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虛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回左足还原为站式。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本势功法具有强筋壮骨、增强气力的作用。冲拳时,通过保持髋关节和头部不动,加强了脊柱的左右拧转,利于提升脊柱的旋转幅度和灵活性,对调节脊柱小关节位置、维护脊柱健康有促进作用。


      (2)叩齿鸣鼓


      动作要点:本式功法取坐势,正身盘坐,两掌扶于两膝内侧,目视前方;两臂内旋向体侧平举,当与肩同高时,两臂外旋,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变通天指,中指掩实耳孔,随之叩齿36次,目视前下方;两中指拔耳(即拔离耳孔),目视前下方;两手心按实耳孔,十指轻扶后脑,中指腹位于枕骨粗隆处,接着两手食指分别放在两手中指上,用食指弹击后脑24次,目视前下方;两手拔耳,随之两手前伸按于腹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叩齿鸣鼓可醒脑集神,聪耳明目,对于肝肾不足型眩晕有较好缓解作用。


      5.气血亏虚型


      (1)鸟伸



      动作要点:两脚以脚尖为轴,外展脚跟,开步站立,两脚间距与肩同宽;两臂内旋,以腰带动两臂由内向外摆动,目视前方;两臂外旋,以腰带动两臂由内向外再摆动,幅度依次加大,目视前方;身体前俯,上体与地面平行,两掌按于体前,抬头,目视前方;下颌向内回收,由腰椎、胸椎、颈椎节节蠕动伸展,双掌随动作前摆下按,随即抬头,目视前方。重复以上动作3遍。


      本势动作展臂前伸,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通过蠕动脊柱,有利于对腰背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2)雁飞


      动作要点: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左掌转掌心向上,徐徐上举,与体侧成45°夹角;同时,右臂缓缓下落,目视左掌;两腿屈膝半蹲,两臂成一条直线,头左转,目视左掌;保持身体姿势不变,唯头由左向右转动,目视右掌;右势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本式一左一右各为1遍,共做2遍。


      本势动作通过身体左右倾斜,可以较好地调理全身气血运行,有平气血、宁心神的功效。


      (二)自我推拿保健法


       1.顶天立地:双手下垂,松静站立,双脚分开同肩宽。捧掌上行到胸前,再翻掌向后下,直臂屈腕,掌心向下,拇指向体侧,其余指尖向前,用力伸出;同时吸气挺胸,颈部亦随之向上自然用力挺直,保持片刻,呼气放松,意在手掌下按及头顶,有上下牵拉颈椎之感。恢复原势。一呼一吸为一次,共计10次。


      2.斜擦风池:先以右掌横置颈后,掌根按在右侧风池穴,横向来回并由上向下按擦整个颈部,以热为度,再换手操作。


      3.前伸探海:双手叉腰,松静站立,头部缓慢后仰,下颌尽量前伸,然后固定姿势,缓缓左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后,再缓缓右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左右各为一次,计做1 0次。


      4.回头望月:双手叉腰,松静站立,缓缓低头,下颌尽量接近前胸,然后固定姿势,缓缓左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后,再缓缓右向转动到最大限度,左右各为一次,计做10次。


      5.狮子摇头:双手叉腰,松静站立,头部保持在放松状态,缓缓先从左向右环形转动头部10次,然后再换方向同法操作10次。(注意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禁做)


      6.颈项争力:松静站立,头部正直。又指掌抱后头部,双肘内收,抱掌向前用力的同时,颈项亦用力与之对抗,然后放松。一松一紧为一次,计做10次。


      7. 鸣天鼓势:自然站立,两臂展直,自身侧高举过头,仰面观天,头颈正直,屈肘两手抱后脑,掌心掩耳,两肘张开,与肩平行;两手以指(食、中、无名指)交替轻弹后脑(风池穴附近)各36次。

 

      四、颈椎病的食药方法:


      (一)中药:


      寒湿痹阻: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葛根、甘草。


      气滞血瘀: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秦艽、香附、牛膝、地龙、炙草。


      痰湿阻络: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大枣。


      肝肾不足:独活、桑寄生、防风、秦艽、桂枝、当归、川芎、牛膝、杜仲、人参、茯苓、甘草。


      气血亏虚:黄芪、党参、当归、白芍、桂枝、川芎、姜黄、鸡血藤。


      (二)饮食:


      葛根赤小豆粥:葛根25g,赤小豆30g,粳米100g组成。制法:将葛根洗净加足量水煎煮,去渣留汁,加入洗净的赤小豆和粳米,如常法共煮粥即成。用于风寒痹阻型颈椎病。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