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4 11:1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图说: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过得更加健康愉快。新民晚报 孙中钦 摄 【新民晚报·新民网】申城95%以上中小学都能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时间,93.8%的学校有心理咨询室,86.7%的学生参加过学校开展的应急自救培训,95.7%的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活动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 记者今天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上海市第四轮健康城市建设工作(2012年-2014年)的评估结果显示,上海校园健康指数正在稳步提升。 劳逸结合让眼睛更亮 【学校尝试】 和市中心很多学校一样,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很“迷你”,但是,每到课间,小小的操场却总是充满了欢笑。在这所以乒乓教育为特色的百年老校,除了乒乓球房,学校利用教学楼旁空地搭起雨棚,摆放球桌,让孩子们下课后可以打上一局。学校还把乒乓运动的动作要领串编成乒乓操,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后,全校一起伴着音乐高接低挡,虎虎有生气。 校长楼海凤告诉记者,一度,孩子们的体质情况也曾让老师们担忧,尤其是近视眼的发病率高了。为此,学校启动了视力干预行动,一方面关注学生写字姿势,为每个学生建立屈光度档案,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锻炼时间和空间,鼓励每个孩子在课间走出教室动起来。一段时间下来,成效明显,学校视力不良率从2013年的39.58%下降至2015年的32%。 【政府举措】 2007年-2010年,上海市、区财政投入专项经费1亿元,对全市1415所中小学校的42125间教室进行了光环境改造,实现了教室照明“见光不见灯”的无眩光舒适效果。经过对上海6个区30所学校220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每半年1次、连续5次的专业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发现教室灯光改造对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室光环境改造可在一年内减少中小学生16%的疑似近视新发病风险,两年内减少了约20%的风险。 科学锻炼助胖墩瘦身 【学校尝试】 从前几年开始,虹口区宏星小学发现,学生的BMI指数呈上升趋势,校园里的小胖墩多了起来。为此,学校启动了肥胖干预计划,成立了“宏星娃娃减肥团”。学校每天在官网公布当日菜单,引导家长根据午餐内容调整晚餐菜谱;另一方面,学校为娃娃团的每个孩子制定运动目标,由体育老师监督执行,并由学校出资购买运动手环,确保这些孩子的运动量。今年9月体质监测表明,“娃娃团”成员BMI指数下降明显。 【政府举措】 从2007学年开始,市教委推迟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比原来增加了22分钟。本市中小学校实行“3课、2操、2活动”,即每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据调查,95.7%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活动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 针对学生近视、龋齿、肥胖高发的情况,市教委和市卫生局、市体育局联合成立课题组开展干预研究,对控制学生的超重肥胖增长率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综合干预模式。 专业指导促心理健康 【学校尝试】 在12年制的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高中部每个班级有个特殊的岗位——心理委员。“青春期的学生,有些话不愿意和老师、家长讲,他们更愿意和同伴分享内心感受。”校党支部书记陈依群说,心理委员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帮助疏解同学压力,及时寻求师长帮助。 在巨鹿路一小,图书馆外侧有一排涂着黑板漆的“五彩门”,各班轮流承包,让孩子们根据不同主题自由涂鸦,抒发内心感受。每周一次的心理教育课上,孩子们和“毛毛姐姐”共读心理绘本,开展心理游戏,为自己的情绪寻找出口。 【政府举措】 据统计,全市近1100所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有些学校还建立温馨教室,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调查显示,申城95%以上的中小学都能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时间,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上。其中,抢救触电者措施的知晓率最高,为95.1%,发生火灾正确做法的知晓率为91.7%,控制体重措施知晓率82.7%,食用油每日摄入量的知晓率为64.2%,每日食盐摄入量的知晓率为76.2%。中小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千余所中小学开展了“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积极创建“无烟学校”。(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