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15:2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自2011年国家推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已有29个省份超过3360万学生从中受益。一项针对性调查发现,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增高、贫血率有所下降,学生就餐和出勤率有所提高。但同时学生饮食行为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每天吃一次以上零食的学生占79.7%,每天喝一杯以上饮料的学生占48.9%,最常喝的就是碳酸饮料。(12月29日中青在线) 观点一: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在营养上作文章 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联合,为每所学校或每个片区配备一名专业营养师,根据当地菜蔬供应情况,区分时令季节,指导配制不同的营养餐食谱,保证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不缺失,保证学生基本营养足够。同时,学校要在学生中深入开展营养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健康观念,自觉不买不吃垃圾食品,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真正起到改善学生营养,提高营养效益的作用。[详细] 观点二:多借鉴才能让学生营养午餐好吃 一要改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在坚持营养第一的基础上,增加“好吃”的目标,做到让学生不仅吃饱、吃好,而且还要好吃。二要学校向零食制造商学习,积极改善营养午餐的口味,既要为学校食堂配备“电子营养师”,也要对食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达到厨师等级,努力制作出学生喜爱、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午餐。三要家校加强对学生的膳食教育,使他们懂得营养午餐有益健康、劣质零食有害身体的道理,从思想上自觉抵制有害食品,逐步养成健康的膳食习惯。[详细] 观点三:明标准管源头学生营养才能真改善 国家要扼住儿童劣质零食的源头,先得有法源才成。国家要尽早建立儿童食品标准,才是解决儿童营养问题的前提。以使用食品添加剂为例,国家在制定标准时,是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标准制定的,而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排解能力差,食用按此标准生产的食品,显然于身体有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