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6 18:3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南 ——专家评审—— 9月,吉林大学建校70周年的余温犹暖校园,这款“有温度、有力量、有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共享课程即将开课。截至发稿时已有157所高校的21.5万大学生选课。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理剧学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通过搭建课堂教育的“快速路”,助力学生打开心灵世界、凝聚成长力量、挖掘蕴藏潜力、规划美好人生、乐享生命时光。 授课专家:桑志芹 课程形式 学生心理成长需求满足与积极人生观引导相统一 吉林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吉林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督导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评员,德国催眠学会认证催眠治疗师,EMDR心理创伤治疗师,沙盘游戏治疗师。 8月27日,吉林大学联合北京大学等5所高校与智慧树网合作建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共享课程召开质量评审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共享学分课程评审会上,与会的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等20余位专家对课程进行了认真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课程设计理念先进,课程定位特色鲜明,课程制作精到细致,课程体验走心互动,平台推广高端专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主渠道教育的创新之举。专家强调,要不断加强该课程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探索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路径。 ——课程基本信息—— ○技术进步的时代要求
课程总协调:冯正玉 课程的服务:智慧树网 开课的时间:2016年9月26日
研发和设计:清华大学 李焰教授,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成员
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以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为目标 在线教学内容 尊重原创 欢迎转载
资料来源|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教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健康心理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催眠学组副组长,北京市教育工委心理素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校中国心理学会认证督师。 模式互动 采取混合式教学的形式授课,包括视频课程、直播课程、线下互动课程等。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秘书长,伦理委员会委员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 课程研发协调人:金祥雷、赵山 国际化发展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教育体系相统一 跨校直播互动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的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研发负责人: 李焰、胡远超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参与体验与示范引领相统一 课程总顾问:林崇德 设计依据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授课专家:李桦
课程特色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学团队—— ——课程内容概要—— ——课程背景——
○优质资源共享的育人需求 课程总策划:杨振斌 宽视角课程设计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 封面设计|姗姗 ——课程总体设计—— 执行编辑|姗姗 理论深度与普及广度相统一 以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为导向 课程总策划:杨振斌 高标准名师选聘 授课专家:李焰 课程负责人:赵山
”的课程。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课程上线后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让学生喜欢,让学校认可,成为全国范围内高质量、可推广、可复制和可共享的精品平台课程。 课程原则 投稿方式|jlunewsnet@163.com;85168963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大平台专业推广 新模式教学体验 有意义学习模式与实效性教学效果相统一 ——基本信息—— 出品单位|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让学生普遍享有专业化、层次化的走心、温情的心理健康课程体验。 ——END—— 把握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强调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