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市场鱼龙混杂:老两口买保健品存折仅剩200元(3)

2017-02-28 12: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同时,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自律程度还比较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在食品药品领域,我国的行业协会虽官方色彩浓厚,却不能很好地代表本行业所有企业的共同利益,起不到协调本行业
学警阻击 国语 www.tc165.cn 旬邑许东海 寻秦记别记 丫环好狡猾 丫环有点腐 丫头我真宠坏你了 牙加索 焉荣竹的去向 岩佐真悠子快播 掩饰肩垫

  同时,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自律程度还比较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在食品药品领域,我国的行业协会虽官方色彩浓厚,却不能很好地代表本行业所有企业的共同利益,起不到协调本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维护行业声誉的作用,导致大量本该由社会中介组织完成的工作仍然压在政府身上。

  专家建议,正本清源不是仅靠曝光名单这么简单,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厘清部门职能,又要完善分工合作的办法及问责程序,统筹各方力量对养生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查处乏力

  我国正在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不少市、县、区已经完成了工商、质检、食药监部门“三合一”改革,有的地方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所、工商行政管理所“二合一”的改革。但记者调研了解到,基层稽查工作还面临着执法人员、检测经费、执法车辆、检查装备不足的困境;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还存在着基层机构上下不对应、归属不明确等问题,原来的队伍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部署已重组,稽查执法的机构建设、考核评价、内外协调等制度机制还有待完善。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违法广告多次被地方监管部门“点名”查处,却仍在继续发布,性质极其恶劣。面对曝光和处罚,一些企业的违法广告竟然换个名称继续发,成了违法广告的“钉子户”。

  药品、医疗器械以及保健食品违法广告一直禁而不止的背后,既是一些企业屡教不改,也是违法成本过低所致。专家呼吁,应加强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执法联动,完善黑名单和行业退出制度。

  常识欠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博士、公众号“食品那些事儿”作者钟凯说,他在不久前就“街头便宜烤鸭是速成鸭”“超声波洗菜器可以祛除农残”等谣言进行了科学解读。钟凯认为,大部分养生保健谣言在科学面前“不堪一击”,公众之所以会盲从,还是因为没有鉴别能力。正本清源,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必须联手发力,打造权威平台,发布科学声音。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的微信公众号良莠不齐、媒体从业者缺乏专业背景知识也是谣言呈现“病毒式”扩散的原因。“专业传播必须有一定的门槛。”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厉曙光说,国家目前对健康网站有相关规定,如必须取得互联网医疗信息服务许可证,但是对于健康公众号等自媒体却缺乏监管,今后应该对自媒体“把关人”进行资质认定。※

 

  科学养生,倾听专家建言

 

  ■ 半月谈记者

  树立科学养生观

  里约奥运会上,在菲尔普斯等运动员背上留下紫红色印记的“火罐”走红,引来不少人尝试。中医专家指出,拔火罐是泻法,只适合正气足的体质,阴虚等体质慎用。

  近年来,新生儿妈妈产后流行喝“生化汤”。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赵学军提醒,生化汤虽然是古方,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妇。“医生都会根据患者体质对药材进行增减,很少照抄古方,古方用得不对也会伤身,切不可自作主张作把汤药当成保健品。”赵学军说。

  当今各种“伪养生”大行其道,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是科学养生。

  赵学军透露了一条甄别养生谣言的“黄金法则”:凡是没有使用条件、不考虑个体差异、没有限量和使用范围的养生“妙方”,都要打个问号。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萍说,不少畅销的养生书籍、微信公众号是以新、奇、特的观点吸引受众,而忽视了科学性。唐萍建议,宣传健康知识要将科学性放在第一位,杜绝虚假养生信息传播。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博士钟凯认为,虚假保健信息能广泛流传、各种不合格产品能够销售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众缺乏健康常识。他特别提醒,在保健食品领域有“两大定律”应该让每个老年人记住:国家没有批准任何一款提升性功能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得宣传任何治疗作用,其归根到底只是一种食品。

  日常保健要适度

  养生离不开辨证施治,保健也要适可而止。

  近年,参加马拉松比赛被各大运动品牌塑造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选手完赛后咬着奖牌拍照发朋友圈还能在社交圈中树立阳光、坚韧的健康形象。不少“跑马”爱好者甚至按照“世界马拉松地图”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巡回参赛“跑马”。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全马”“半马”还是10公里赛,都曾被报道发生过猝死事件。那么参加极限长跑运动究竟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弊?

  深圳市老中医协会赵黎红主任说,看着工作疲惫的白领在健身房挥汗如雨,老人们为了锻炼而爬山越岭,真为他们捏一把汗。日常生活的健康原则是适度适量,体质阴虚内热者、老年人不宜过分锻炼,否则会导致体内微量元素随体液过量流失。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体质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经常有人问我他(她)是热体还是寒体?平和还是气虚?其实没有一个人体质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季节、时令、压力等变化而阶段性地变化。因此,日常锻炼负荷的选择也要根据身体状况加减。”赵黎红说。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余曙光说,现在的中医养生呈现出越来越娱乐化、利益化倾向,甚至有很多错误的方法被捧成“万能灵药”,对公众形成了很大的误导。“不少人认为,中医养生就是吃什么,有人一上来就问你,吃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其实,关注养生的人,都应该了解治未病的理念,采取整体调节、辨证施治、动态观察、全程管理、多种保健手段综合运用,守护自己的健康。

  多管齐下治未病

  现在很多人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养生就是吃补品,这是不正确的养生观。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随着医疗环节的端口前移,治未病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表示,要从慢病管理、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方面着手治未病。从治病向治未病倾斜,是深圳医改的一大亮点。

  在健身条例与医保制度的引导下,医疗机构已开始调动市民科学养生的积极性。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推广治未病功能保健操,医生手把手地向适应人群传授八段锦养生功法。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双桂街道五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建立了专门的治未病中心,大力推广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耳压等中医综合保健手段。

  余曙光建议,可以考虑建立中医养生专家库,每年开展巡回讲座,普及正确的养生办法,发挥正规中医药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作用,教给人们科学养生。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皮肤保健 做好夏季防晒基础护理
    • 女人常不吃早餐 7个症状毁健康
    • 睡前用43度热水泡脚 这样最健康
    • 女人婚后 要当心九大健康问题
    • 斑女郎必看:躲藏在色斑下的健康隐患
    • “五行人”保健5招 健康度初夏
    • 调气血养脾肾 解救身体5大迟钝
    • 薏米:7妙招助你解救夏日肌肤
    • 女人抗衰必备 8款抗老美颜甜品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