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2:0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驱除心灵阴影,点亮学生心灯。心理健康教师经常把日记作为一个了解学生内心动态的平台,在日记里倾洒心底的压抑。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压抑情绪倾诉于日记后,自己的心底很舒坦,疲惫与烦恼如烟消云散。心理健康教师从与学生日记交流到正面谈心,催生出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气,日记成了学生最亲密的成长“伙伴”,作文水平也大有长进,经常能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作文在同学中传阅,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由诗、小小说、散文随笔等还可发表,“写点东西”成了学生调节情绪、心灵强大的载体,学生把写作上的美好感觉与成功体验与老师、同学间分享,同时,各科成绩也有了大的进步。 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实验与推进,以情感投入为起点点亮学困生的心灯。他们从陪伴读书、资助贫困开始走进互动交流领域。以长辈、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们交流时那种叛逆与戒备容易消解,每周写一篇心灵日记的契约在艰难中慢慢兑现着。也正是日记这个心灵对话的平台,展露出学困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困的孩子们一旦心底有了希望的阳光,眼中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自然会释放出他们积极向上的天性。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让每位师生每天都做最好的自我,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追求。 “爱与责任”凝聚在一起,助人自助是最好的教育。现在学校的心理教育活动受到师生的青睐,也受到了家长的关注。心理健康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总结着自己的教学经验。曾发表的《心存感动》、《点亮心灯》、《亮出金点子》、《心情愉悦,智慧就象荷花一样绽放》、《亲历一节心理活动课》等文章都是来自心理教育活动课中的感悟。 四 让每位师生每天都做最好的自我 “让每位师生每天都做最好的自我”这是准民中杨树青校长的寄语,一句话涵盖着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也体现了育人的目标与方法,让人感觉到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在传递。每一个人心底都有积极向上的欲望,但如何激发出来这是千差万别的。准民中师生的“个人成长档案”建设、“目标墙”、“20个小明星”等班级文化建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转型文化建设及27项特长兴趣小组活动等,就是在践行做“最好的自我”。 调“心劲”,给“心力”,积极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构建了准民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心情愉悦,师生的智慧像荷花一样绽放。 来源:鄂尔多斯教育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