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6 17:1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正如WFP代表凯琳·里格若女士所表述的那样,“学校供餐项目不仅是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营养情况,而且从教育的层面也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减少一些性别不平等的情况,让更多的女童有机会上学。此外,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经济状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强调说,“尽可能地利用地方的食材,而且最好是当地的农民种植养殖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让孩子和家庭、社区共同受益的一个做法。而且他们所提供的这些食物的品种与传统的学校供餐项目来比更加多样化了,因为他们可以提供更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以巴西为例,巴西政府已经立法,当地教育部门为学校营养餐采购的时候,至少30%都应该直接的从小农户进行采购。一旦纳入到法律之中,这就成为一个必须强力推动的事情,其执行力将会更强。而且从加强技术指导入手,从源头上把握了优质农副产品的质量。 对于正在努力消除贫困的中国来说,组织贫困地区的农民参与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来,无疑是一个精准扶贫的好方案。 与前三届同一主题的会议相比,第四届“学校供餐与学生营养改善”国际研讨会将“学生营养改善”与“学校供餐”两个并列词组的先后顺序作了一个调整,看似平常,实际上是有特殊考虑的,那就是要突出学校供餐在学生营养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在营养效益、教育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收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湘 (责编:孙博洋、杨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