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6 14:1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随着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因常见精神障碍到专业机构就诊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专业机构适应患者就诊需求,原来是以严重精神障碍诊治为主,逐步加强心理科、心身医学科建设,增加为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医院和医务人员更加关注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的识别诊断。 去年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各项措施。 ▲五是针对男性青壮年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患病率高的情况,加强科普宣传,倡导限制饮酒等健康生活方式,这也是对社会和对个人负责的表现。在这几方面,也结合现在精神障碍患病的趋势,要采取这些针对性的措施。 1、逐步建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提出,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做好精神疾病综合管理工作,重点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和救治救助。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工作。 近期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 2012至2014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40余家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和高校专业人员,开展了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这项研究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析和描述了我国主要精神障碍现状及流行趋势。 1、进一步加大精神卫生科普宣传。 2、加强重点精神障碍防治。 精神障碍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宽泛的概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类标准,精神障碍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精神病,对于大家来说,精神病相对来说是比较窄的,实际上精神障碍是个宽泛的概念。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里,包括十大类近400余种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在我们调查里,心境障碍实际主要包括四大类疾病,这里面有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心境障碍、物质所致的疾病障碍。 二、近年精神障碍主要趋势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关注的是抑郁症,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结合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国家卫生计生委于4月7日上午10:00在西直门办公区(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1层新闻发布厅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心理健康工作相关情况。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北京安定医院王刚院长,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祝卓宏主任。 4、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 近年来,各地加大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建设和专业人员培养培训。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比2010年(1650家机构、22.8万张)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精神科护士57591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90余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呈多元化发展,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一是重视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防治。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显示,由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高于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我们研究筛查出来的心境障碍的患者中,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是4.06%。其中有1/3的患者虽不完全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也就是抑郁障碍未特定,但实际上这些患者自我感觉明显痛苦,且影响到了他的社交、就业等社会功能。但是按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还够不上抑郁症,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有了持续性的抑郁前期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应该非常非常重视,采取一些专业的帮助,以免发生到抑郁症的阶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高于我国1987年以来部分地区调查结果。与人均期望寿命较高的其他国家比较,我们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水平。 3、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服务。 在这里面,抑郁障碍里又包含了抑郁症、抑郁障碍未特定、心境恶劣。这就说明精神障碍这一大类疾病的复杂性,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媒体做相关报道的时候,一定要聚焦。精神障碍是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一类疾病,并不等同于大家常规想到的精神病,同时精神病还包括很多小类、亚小类。 ▲二是要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相关专业,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完善心理咨询师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技能操作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实操技能。 ▲三是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要考虑组建跨专业、跨部门心理健康服务的专家组,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要依靠专家组和行业组织,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发展。 2、老年痴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逐步拓展精神卫生工作内容。 ▲三是要加强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程多迁延呈慢性化表现,需长期服药治疗。今后一段时间要继续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登记报告、救治救助等管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报告率、治疗率。 3、男性酒精使用障碍需引起关注。 一、精神卫生工作进展 研究提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公众普遍缺乏精神障碍防治知识,更缺乏主动就医意识。部分居民对精神障碍仍然还有病耻感,担心被周围人群歧视而不愿意求助一些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所以,要跟媒体加强交流和合作,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多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呼吁全社会广泛关注抑郁症等相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同时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通过这次的调查,心境障碍患病率是4.06%,其中抑郁障碍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焦虑障碍在这次调查里包括了8到9种疾病,包括特殊恐惧症、强迫障碍、社交恐惧等等。这样一个结果,应该说高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部分调查的结果。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显著的加快,公众的心理压力普遍的增加同时,导致了患病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 受各地饮酒习俗、居民饮酒习惯等方面影响,国内各地既往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差异较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为1.84%,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近年来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调查结果比较,我国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 近年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随着宣传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公众人士、专业人员、患者也都参加到我们的宣传活动中来。各地电视媒体制作了多种题材、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也包括网络媒体,制作了各种各样、形式多样的视频节目,来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讲解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