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凯:加强督导机制 改善心理健康服务环境

2017-08-02 11:5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
遮天之登仙路 这浪漫一千年有几回 浙江阔少刘子超 真锅卡奥丽 郑洁胸围 知音漫客277 职来职往 赵雪 职业价值观拍卖法 直捣花芯 中国达人秀杨地地 中国男足主教练付博 中国至宪党成立通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这份文件的颁布对广大从事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学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因为它预示着心理咨询行业的春天可能就要来了。然而,该文件在具体提及“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时特别指出,要“依托具有资质和良好声誉的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立实践督导体系”。这意味着我们离这个春天还有一定距离。因为如果没有优秀的咨询师,即使政府支持力度再大,民众也不会“买账”。所以,在未来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督导的体系化和职业化建设,而这正是心理咨询行业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

  首先必须明确心理咨询没有“无效”之说。也就是说,当求助者完成一次心理咨询之后,不可能“没效果”。尽管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没效果”这个词来对一次咨询进行评价,但其实此时咨询已经产生“反效果”,因为我们对这个咨询师乃至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已经降低了。而心理咨询又是一个特别讲究信任关系的助人形式,所以一旦求助者的信任度降低,那么咨询的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

  这种“反效果”(或者说“没效果”)是对心理咨询破坏较小的一种形式,而较为严重的“反效果”则是贻误病情。我国《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精神疾病是只有精神科医生才可以进行治疗的。但现实中却有很多心理咨询师在替精神科医生“工作”,对一些急需治疗的求助者进行咨询,进而对病情造成贻误。

  比贻误病情更严重的是胡乱咨询。心理咨询有很多不同的流派与方法,每种方法通常都有自己的适用病症与适用人群,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就可能让求助者更加混乱,甚至陷入比此前更加糟糕的境地。

  就目前我国心理咨询业现状而言,这些“反效果”的咨询确实为数不少。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培训体系不合理。自从劳动部设立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认证之后,咨询师的培训主要是由社会机构和组织来完成的,不接受个人认证申请,而必须经由相关有培训资质的单位集体报名。这就减少了竞争性,增强了培训机构的垄断地位,降低了培训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为了压缩成本,培训课时大幅减少,甚至用培训效果不佳的网络课程代替,几乎不安排在考试范围之外、但却是心理咨询学习必备的练习或实践。这样培训出来的心理咨询师水平很难符合标准。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