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7 12:06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每个月定期送上门的汤可以说是给蒋婆婆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他们熬的汤味道很好,我每次一小锅可以喝两三天。”更重要的是,因为送汤这件事,给蒋婆婆一个倾诉的机会。她曾对志愿者说,你们要多给我打电话呀,我害怕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前段时间她不小心摔倒住院,互助小组的成员得知后,就组织大家一起带上慰问品去医院看她,彻底打消了蒋婆婆的顾虑。 一碗汤的开始 各种滋味在其中 刘婆婆今年71岁,从2014年起,她每月都会收到邻里互助小组送上门的滋补汤水。“我们现在都叫这个为每月‘益’汤,因为这个汤水不仅滋补了我们老人的身体,也给我们的心里带来了养分。”刘婆婆说,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居住,久了还是觉得挺孤独的。“三年前他们第一次敲开我家的门,说是给我送熬好的汤时,我十分吃惊,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福利。”正是因为这一次次送汤上门,让刘婆婆和老邻居更熟悉了,出门溜达和大家聊天的时候也多了。“我现在不仅和邻居聊得来,也爱和朋友一起旅游。”刘婆婆说,这真是一锅有益身心健康的汤。
扫一扫 从一开始由社区牵头,到现在由社工组织,社区发展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大家自觉行动,三年来这支十人组成的邻里互助小组,也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今年暑期还有两名小学生承担起了送汤工作。购买食材。 刘婆婆 下载封面新闻APP
“送汤的对象一般都是院子里困难和独居的老人,三年来,有一些老人走了,也有新的老人加入名单。”邻里互助小组的主力成员周云仙介绍道,这每月“益”汤也不是一开始就深受大家好评,刚开始经验不足,邻里互助小组甚至还挨过骂。 “也怪我们经验不足,没有听取老人的意见,一开始熬的汤不对他们的胃口。”周云仙说,她没想到做一件好事也会经历不少挫折。“第一次送完汤,就有老人反应肉不够耙,骨头要把牙齿磕掉了;第二次我们改进了,炖了很久,结果又有老人说汤味道太咸。”有脾气暴躁的老人直接就骂起来,说熬的什么汤哟,不喝了!好在大家顶住了前期的压力,一次次改进。不同的季节就熬不同的汤,冬季以滋补为主,加点药材,夏季要清热解暑,所以一般都会放点绿豆。“对了,老人们最爱喝熬的肘子汤,没有骨头,耙和软糯”。经过不断的磨合摸索,终于让老人们爱上了这每月“益”汤。
E2热点
益汤对于有的老人来说是心灵的慰藉,对有的老人而言也是苦日子中的甜头。年过七旬的蒋婆婆有一个女儿,可是女儿因为她不肯现在把房子过户给她,一直没有来看过她。心里有郁结,又一个人独居,蒋婆婆的身体日渐消瘦。蒋婆婆还特别节省,买几个馒头就能吃上好几天,她说自己一个人住,要做饭弄菜特别麻烦,更别提熬汤了,根本喝不完。
院落互助小组的这件事,已经坚持了三年: 三年下来,每个月大家都这样做着。小组里唯一的男人陈明生去年搬家到三圣乡那边去了,临走前,他特别叮嘱说每个月活动还是要通知他,他还会按时回来给大家熬汤、送汤。像陈明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周云仙说,大家都在买菜、熬汤、送汤的琐碎事情里找到了被需要的价值。“人人都会老去,我们反正都是退休在家闲着,不如趁着这会儿还有力气,给大家服务,说不定再过十年,我也需要大家为我服务了。”每次熬汤前还要开会讨论一下。
每月熬碗营养汤 送给独居老人家 “他们都是有心的人,熬的汤还会根据时令不同做出改变,虽说我们不缺这一两口汤,但像这样一直关爱我们老年人的情谊实属难得。” 一碗汤的今后 有人惦记就会继续下去 华西社区报记者 徐倩一碗汤滋补的不仅是身体 3
“我们现在都叫这个为每月‘益’汤,因为这个汤水不仅滋补了我们老人的身体,也给我们的心里带来了养分。” “之前社区合并,我们因为交接一些事宜,暂停了两个月,就有不少老人碰见我就问‘咋个没有汤了呢?’‘好久送汤哦,我们想得很!’”周云仙说,只要有人惦记这口汤,就是对大家熬汤工作最大的肯定。
送汤志愿者中,最近还增加了几名小学生。 体验更多精彩
大家都在看
送汤上门。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