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 12:0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新闻频道 > 湛江频道 > 时评观点
健康生活从运动健身开始
在操场上奔跑的速度,打排球击球的力度,玩篮球触摸的高度……这些形式多样化的运动,让人感受到了运动健身的愉悦,调动了群众参与健身的热度。在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已成为港城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有足够毅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运动达人”。 “你认为自己健康吗?”面对此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给出不自信的否定答案,因为时下很多人身体都处于一种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即亚健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市民学习、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常运动的身子总不会差,因此,在生活中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并不是所谓的“花拳绣腿”,而是符合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让其身体健康指标“止跌回升”的好办法。 大众体育时代已经来临,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澎湃。下至年纪轻轻的“读书郎”,上至满头银发的老人,社会各个年龄层都已掀起了“运动热”,各有适合他们自身的运动项目。青春活力少年偏爱跑步、打球等动态型运动,体态龙钟的老人则更适合打太极等静态型运动。且看大妈们也纷纷占据市区公园跳起广场舞,在舞蹈和歌声中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笔者曾经也是一名“宅女”,不好运动,长期保持坐姿,结果颈椎落得不少毛病。可自从经常运动健身后,大汗淋漓、肌肉陡增,获得了运动健身的快感,笔者也逐渐爱上了运动健身。其实,初期运动健身会有一个“磨合期”,只要付出足够的毅力,渡过了“磨合期”,笔者相信很多人都会越来越爱运动健身。而影响这种运动“毅力”的因素,笔者认为与外部环境与个人习惯有关。 要增强群众运动健身的“毅力”,首先要保障公共体育设施的便利性。目前,我市84个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群众体育健身提供了场地保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力度,同时,要求地方社区做好体育配套设施的工作,不断增加可供群众健身的场地,打造便民利民的运动健身圈。同时,有关部门要保障好广大“读书郎”的体育运动时间,促使学校注重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不能单纯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而忽略了体育教育,更不能出现占用学生体育运动课来教学文化课的情况。 拥抱健康生活,挥别亚健康,从运动健身开始,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相关新闻[责任编辑:何海清]
湛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