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中小学生吃上食堂营养餐 八成幼儿进入公办和普惠园

2017-10-13 15:4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市中小学生科技比赛。 新市民子女在青岛共享一片教育蓝天 截至2017年4月,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在校新市民子女18万名,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3%。青岛市高度重视新市民子女就读保障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的新市民子女平等
宋江的故事 大脑学院游戏 大圣传之齐天情圣 大唐天帝传txt 大唐武修 大灾难物语 淡淡汤 倒瘾帮 易易亲电影
    各区(市)教育(体)局、各公办中小学积极挖潜,尽可能多地接收新市民子女就读。各普通中小学空余学位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在规定的班额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都会接收居住在本校招生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对于符合入学条件但没有联系到接收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就近安排到公办中小学就读,保证其按时接受义务教育。

    在国际交流交往中,青岛市中小学校与国外缔结友好学校264个,人员互访交流频繁,校际交流的形式也逐步从单一的校园参观、座谈交流扩展到文化体验、课堂体验、家庭寄宿、网络课堂等。
食堂建设 四年累计建设标准化食堂787所
    青岛市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层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青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大批国际人才。目前,青岛高等教育阶段,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5个,山东大学与剑桥大学合作共建创新转化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等5所大学合作共建中德双元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项目等都在有序推进。青岛科技大学自1995年始,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之间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17年,两校牵头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青岛高校联盟与德国北威州高校联盟中德合作中心,推动合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此外,青岛科技大学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橡胶谷集团在泰国共建“中泰橡胶学院”,是山东省高校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今年已实现了本科招生。随着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先后签约来青办学,青岛正在依托这些高校开展更多更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
    教育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在国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教育国际服务的重要任务。目前,青岛共有5000多名外国留学生和4000多名外国中小学生在青岛就读。青岛市建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9所,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教育,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94名学生提供国际教育服务,为在投资工作的外国人士免除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改善了青岛市的外商投资软环境。另外,还有1654名外国学生在青岛市的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学习中国文化和知识。 2017年,青岛市设立青岛市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自2018年起对来青岛高校留学的优秀留学生提供奖励资助,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建立学校特色培育平台,先后推出胶州秧歌乡土教材、即墨柳腔地方课程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校本课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前,全部市区学校和90%以上的普通农村学校都拥有创新艺术校本课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98%的新市民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只有2%由家长选择在民办学校就读。公办中小学对新市民子女的全接收,保障了他们入学机会的均等,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

    到2020年,我市各类学校将建设100支管乐团,1000支舞蹈队,10000个艺术社;创建市级美育示范学校150所,建设市级校外美育实践活动基地100个、美育大师青岛工作室30个、美育名家工作坊70个等。
    截至目前,四年累计建设标准化食堂787所。其中,2017年新建61所标准化食堂,食堂覆盖率由2013年的54%上升到目前的71%,在校食堂就餐学生由39万提高到80余万。
    自2014年起,新建设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工作连续四年列入青岛市市办实事,到2019年,我市将实现让每个孩子吃上学校食堂做的营养餐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青岛市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面向全体学生、人人享有艺术”为宗旨,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市内外艺教资源统筹利用,政府与学校协同推进,在城乡学校广泛开展“艺动城乡”品牌建设,促进城乡学校美育工作协调发展。目前,全市有省级课外文体示范学校68所、市级211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区5个、市级6个;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64所、市级216所。
新市民子女 在青岛共享一片教育蓝天
国际交流设立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市中小学生科技比赛。

    我市坚持办好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管乐节、戏剧节、中小学生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并分年度组织市级专项艺术展演,多角度展示区市和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为全市中小学生个性发展、艺术展示搭建平台。目前已连续举办26届“青岛市中小学生艺术节”、19届中小学生新年音乐会、5届中小学生管乐节、4届中小学戏剧节,在校中小学生每年的参与率达95%以上,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良好艺术氛围。
艺术教育2020年我市将有万个艺术社

    从2004年开始,我市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免收新市民子女借读费。从2007年开始,我市开始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2012年,包括新市民子女在内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在教育投入方面,我市坚持新市民子女与本地学生完全同等待遇,财政部门每年按照学校实际在校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同时,财政部门还从教育专项经费和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中,对新市民子女集中的学校加大了补助力度,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市民子女与本市学生享受同等的国家助学政策,保障他们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截至2017年4月,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在校新市民子女18万名,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3%。青岛市高度重视新市民子女就读保障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的新市民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我市大力发展学生艺术社团,依托学生艺术社团,以“戏动城乡”、“乐动城乡”、“舞动城乡”等“艺动城乡”城乡学校美育帮扶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市区优秀中小学生艺术团与乡镇艺术薄弱学校结对开展美育课程弹性学时、专项教学改革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推动艺术教育在城乡学校的普及,带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全市涌现出市级优秀艺术社团36个,区级优秀艺术社团120个,校级艺术社团1000余个,约18000名农村学生受益。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细数身边常见的3种“长寿仙药”
    •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5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