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 12:0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胡凯军教授说随着人们对饮食和营养的不断关注,一些疑似营养学家推出了很多营养配餐,老百姓面对这么多复杂的配餐食谱,到底应该怎么吃.与吃有关的误区和困惑也随之产生。而在胡凯军教授眼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胡凯军教授,就百姓的日常饮食谈点看法。 没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胡凯军教授曝光菜谱 胡凯军教授说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必须依赖充足而且搭配合理的食物。人体需要的40多种营养素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胡凯军教授说每一种食物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果一种食物没有营养,那人们就不会称其为“食物”了。胡凯军教授说我们祖先经过几千年淘汰保留下来的食物,都有其特定的营养价值,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但也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够提供我们身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胡凯军教授谈百姓日常饮食与健康 胡凯军教授说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特点。譬如谷类食物的糖类和B族维生素,豆类食物的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水果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动物性食物的优质蛋白等等。胡凯军教授说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需要的,你不能说哪种好哪种不好。只有把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保质保量地供给人体充足和全面的营养,这就是“平衡膳食”。 胡凯军教授说其实平衡膳食的观念在中国很早就有了。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 胡凯军教授说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平衡膳食”观念,胡凯军教授说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科学遗产”,我们不该把它抛弃。 所以,胡凯军教授不赞成轻易地说“某种食物特别好”、“某种食物特别坏”、“某种食物吃不得”等。胡凯军教授说如果有人每天吃一大碗红烧肉,结果得了心脏病,那你不能说这个肉不好,只能说吃得不合理。因为进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胡凯军教授说我们也不能期望某种食物能满足人所有的营养需要。所以,胡凯军教授说“某某是最好的食物”也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再来看哪些食物搭配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这就是平衡膳食的根本立足点。 胡凯军教授说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就是本着这个原理,通过简化科学知识,指导大家合理搭配食物,获得好的营养。胡凯军教授强调:营养均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必苛求每天严格按照膳食指南来吃,只要在一段时间内,保证食物的摄入量和摄入比例大致符合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就行了。 胡凯军教授说现在不少人关心报刊上一些关于食物和营养的文章。不幸的是,媒体上有些说法往往是片面的,没有足够科学依据。如前一阶段报上说五谷杂粮都是碱性的,肉、蛋、鱼、禽都是酸性的,吃多了不利于人体酸碱平衡。其实,说食物会破坏人体酸碱平衡是不对的。胡凯军教授总结到:因为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很强,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器。人只有在代谢发生障碍的时候,才可能导致酸碱失衡。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因为食物的问题,而导致酸碱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