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12:4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url:,id:0 刚结束不久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表情引起世界瞩目:淡定射落首金的张梦雪被称为“张氏冷漠”的新代表,“洪荒少女”傅园惠获封行走着的“表情包”,国球师徒的“神同步”表情也被大众津津乐道……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在我市举办的全国水球锦标赛上,湛江队运动员的“萌萌哒”表情也被市内某微信公众号捕捉到了,网友对这位“上了年纪”的“水球大叔”如此享受运动,也是纷纷点赞。 过去,我们对体育赛场上的关注,更多的是“奖牌”和“夺金点”。今年对运动员表情的“另类”关注,并非今年的“表情帝”特别多,而是大众对于体育运动、对于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运动是一种享受。近几年,湛江人对“运动是一种享受”这句话并不陌生,运动健身正成为湛江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办健身卡的人多起来了,下了班去跑步的人也多起来了,我们甚至办起了小型马拉松比赛。不仅50后、60后约着去跳广场舞,90后、00后的聚会,也不再是泡吧、唱k、吃饭“三选一”,越来越多年青人在朋友圈上晒“人鱼线”“马甲线”,“签到”看谁走的步数多。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已经成为湛江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作为重点内容,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让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快乐,是让群众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途径,更是一座城市迈向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的其中一项,便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5%”。近年来,随着“五城同创”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市84个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迷你马拉松、海上龙舟赛、全民健身嘉年华等一大批体育赛事和主题活动,正不断推高着人们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目前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已达38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很好地反映出近年湛江正兴起一股“体育热”。 近年来湛江市民运动健身热情空前高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脚印城市的推动。过去,我们或许会简单地以为,“脚印城市=行人优先+公交优先”。一提起脚印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绿色的公共自行车,是上下班高峰“特快”的公交车专用道。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越来越多年轻白领把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当作一种有计划的健身,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把“公交+步行”当作了生活的常态。这说明了什么?脚印城市在改变湛江人出行习惯的同时,也在“改造”着湛江人的体魄,燃烧起了湛江人的熊熊运动热情。 “五城同创”升级了湛江的体育运动“硬件”,“脚印城市”培养了湛江人崇尚绿色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再配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湛江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一座引领健康时尚、激情活力四射的运动之城。如果我们能够把创文、脚印城市建设和打造运动之城有机结合起来,运动之城完全有可能成为活力湛江协调发展的一张重量级新名片。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市的体育产业发展还不够快,其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也还没有被充分激活。未来10年,仅仅90后、00后的体育市场就商机无限。他们既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是踢着足球、玩着篮球长大的体育迷,看看广州恒大的比赛主场,你就知道他们拥有着多少90后、00后球迷,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未来,以这部分年轻人为主体,涵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体育场馆、体育用品,甚至体育彩票、体育培训、体育周边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将会构成一个庞大的、虚实结合的、高度跨界的超级体育产业。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谁能在这关键10年里首先建成运动之城,谁就能在这超级产业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优势和客户群体。另一方面,体育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将有利于提升湛江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助力湛江加快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 过去的10年,提起一座城市的发展,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产业数据、摩天大厦、跨海大桥;未来的10年,能代表一座城市形象的,将是体育、文化、艺术等重大活动和事件。激发城市活力,拉动体育消费,运动之城将成为活力湛江的新名片。 [责任编辑:yf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