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4 18:5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为了指导居民合理选择食物,科学搭配食物,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膳食和营养摄入情况,营养素需求和营养理论的知识更新,1997年和2007年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了两次修订。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说:为使其更加切合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和健康需要,2014年起,我委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再次启动指南修订工作,经过修订专家委员会几十位专家两年多的辛勤工作,在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新版《膳食指南》,推进平衡膳食模式,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营养与健康需要,兼顾粮食的供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让老百姓买得到、做得出、吃得起的膳食推进的模式,也希望通过对居民饮食习惯和模式的正确引导,对居民的营养和健康起到长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是指南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中,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整体来看,营养不良的情况依然存在。我国成人营养不良率去年公布的数字仍然达到6%,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为3.2%,儿童青少年的消瘦率为9%。再比如说贫血,6~11岁的儿童贫血率还有5%,孕产妇贫血率达到17.2%,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贫血率为12.6%。另一方面,肥胖和体重超标现象越来越凸显,比如6~17岁的青少年体重超标率达到了9.6%,肥胖率达到6.4%;18岁以上成人体重超标率达到30.1%、肥胖率达到11.9%。因为这些肥胖、体重超重等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去年公布的数字里,中国成人(18岁以上)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25.2%,糖尿病发病率达到9.7%。 在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针对孕妇、乳母、2岁以下婴幼儿、2~6岁学龄前儿童、7~17岁儿童少年、老年和素食者等特定人群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对其膳食选择提出特殊指导。
整体来看,营养不良的情况依然存在。我国成人营养不良率去年公布的数字仍然达到6%,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为3.2%,儿童青少年的消瘦率为9%。再比如说贫血,6~11岁的儿童贫血率还有5%,孕产妇贫血率达到17.2%,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贫血率为12.6%。另一方面,肥胖和体重超标现象越来越凸显,比如6~17岁的青少年体重超标率达到了9.6%,肥胖率达到6.4%;18岁以上成人体重超标率达到30.1%、肥胖率达到11.9%。因为这些肥胖、体重超重等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去年公布的数字里,中国成人(18岁以上)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25.2%,糖尿病发病率达到9.7%。 我国居民这些年来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具体分析以后,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膳食结构。常继乐表示,我们的膳食结构中,总的能量、热量这些都达标,但是具体看,比如奶制品和豆制品的摄入还是不足,全国总体的脂肪摄入量又偏多。“我们的推荐量是占摄入总能量的25%~30%,但从去年公布的数据看,中国居民脂肪的摄入量占摄入总能量的32.3%。我们也有一些地方,比如现在需要精准扶贫的地方,营养不良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部分,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践行膳食指南的科学推荐,用食谱设计和营养饮食指导,告诉大家如何依据指南安排一日三餐。根据新的推荐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也进行了修订,同时推出两个新的可视化图形,分别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和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以便于平衡膳食知识的理解、学习、操作和传播。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实践三个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是指南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中,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但是,居民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豆类、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总体来看,近10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及疾病谱都发生了新的较大变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