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16:0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高考是人生之路上的一段行程,高考是对自己人生所走过的一段路的总结,高考也是我们人生理想中的一部分。 再有一个多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将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千家万户屏气凝神的日子,不仅学生紧张,老师紧张,家长紧张,整个社会都跟着紧张。 “我最近睡不好,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总想多记些。”学生如是说。 “眼看要高考了,孩子进入紧张复习阶段,很费脑子,也不知道给孩子怎样补营养。”家长也很盲目。 这些是记者随机对考前学生、家长采访了解到的。 面对学生的考前焦虑情绪和家长不知如何给孩子合理且营养的饮食,4月23日记者先后采访了运城市心理学会会长、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副教授李景辉和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营养学专家李晶,让专家来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支支招。 学会自我解压很重要 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高三学生出现各种心理异常是很普遍的,这种异常会干扰、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导致考生思维的流畅性受阻,应试能力降低。李景辉介绍说,这种异常表现主要是压力和焦虑,是他们对高考的心理准备仍不充分和不健全,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还很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他们的考试动机、考试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对此,关键就是要学会自我解压。 为自己建立一个合适的高考目标。目标太高,不管怎么跳都不能摘到桃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在盲目中被削弱,毅力和耐力也会一点一点被磨灭;期望值太低,则会形成一种考得上考不上都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宝贵的备考时间里得过且过,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考试也变成一场应付、可有可无的游戏。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不健康的。因此,考前高三学生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准确定位自己,既不能有“老子天下第一”,非本科不读的想法;也不可小瞧自己,认为自己成绩差,一无是处,索性破罐子破摔,放弃高考。因此,高三学生应定位好目标,力争保持心态的稳定与健康。 化父母的压力为备考的动力。作为父母,对即将高考的子女期望值是相当高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家长共同的心声。而他们却忽视了过高的期望和过于沉重的家庭责任感往往起了压制考生心理的作用。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高三学生应学会自我调节,排除心理上自设的紧张情境,将给父母脸上争气“贴金”等压力化为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用轻松的心态迎接挑战,用激情备考。 不要打乱自己正常生活。每天起床、运动、用餐、学习、睡眠要养成规律。这样,可以使人体的生物节律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起到稳定情绪,维持体内代谢平衡,调节大脑功能的作用。 要加强体育锻炼。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平时要通过各种运动随时释放压力、调整心情,从而避免压抑情绪潜滋暗长。可进行一些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或打打球、到户外转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这样可以消除紧张和焦虑,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有的学生如果认为考前运动会产生疲倦,那就错了。首先,适当的运动能促使支配运动系统的大脑细胞高度兴奋,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其次,运动能使心肺功能加强,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吸氧量,及时补充大脑所需物质,起到给脑细胞“加油”的作用。虽然运动能消耗一些体力,但对促进体内能量出现“超量恢复”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运动时出身汗,运动后放松洗个澡,又是促进食欲和改善睡眠的重要手段。 提高受挫折的能力。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最好的办法是去适应,要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平时就要注意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来控制调节情绪。 李景辉还提醒,压力和焦虑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是不是没有压力和没有焦虑就是好事情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保持适度的压力和焦虑,因为适度的压力和焦虑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相反还可唤起并维持大脑的兴奋,活跃思维,有利于考生的考场发挥。 及时寻求心理辅导 随着高考的临近,各种模拟考试也是接踵而来,这是一个锻炼提高的好机会。同时,一系列压力情境使高三生的应激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到顶峰,到达至高点。李景辉说,高三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发现有这些问题出现,应及时寻求心理老师的辅导和帮助,提高自身对这种“高压情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及时调节考试心理,平稳考试心态。以下是一些经过心理辅导走向成功的案列 案例一:一个学生成绩中等,总觉得压力很大,连看电视新闻的时候都心事重重,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看到其他同学在学习而自己在休息就会内疚,自己在学习而看到别的同学在休息就会有快感。 李景辉说,这是一种具有明显焦虑特质的学生,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心理辅导和解压,将严重影响考试的发挥。对此,在进行心理开导的同时,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身体状况等对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完成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很有意义的谈话后,这位学生焦虑感慢慢好转,在接下来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终于提高了,水平也正常发挥出来了。他的自信心也回来了。 案例二:一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经常会莫名其妙的焦躁、坐卧不宁,心慌气短,容易出汗,看不进书、饭吃得不香,饭量达不到平常的一半,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并反复向别人絮叨,担心成绩不好和反复琢磨难题、犹豫不决等。为此,他烦恼不已,寻求给他一点建议。 听了他的倾吐,李景辉开导他,在有重大事情的时候,保持适度焦虑有助于发挥能力,但过分焦虑会导致食欲下降、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出现,这是情绪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积聚多了,自然转变为生理的异样,引发很多身体的不适。告诉他,在应对考试之前,应该制订适合个人情况的方案,复习也要有策略,比如某些科目有弱项,就着重看一下,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难题。做出难题最多只是增加几分,而避免错题则能整体提高效率,又能增强自信心,因此不要过分地去想难题,以免心态失衡。现在这位高三生已将身心调节到一个积极应对的状态。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