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5 13:42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讲述者:在洛阳工作的刘先生
“我上午回的郑州,早上又去喝了一碗羊肉汤,算是仪式感吧。”吴先生说,年龄越大,越珍惜有情怀的东西;离家越久,越想念家乡的味道。
坐标:南阳市新野县 乡味:饸饹面 “女朋友是南方人,对面食不太感冒,但我是吃板面长大的,板面是我魂牵梦绕的。”秦先生说。 因为担心堵车,在郑州做IT行业的杨女士大年初五已从老家安阳返程。她的后备厢里带着爸妈为她精心打包的美食。
讲述者:在北京工作的邵先生 刘先生说,这次回洛阳,他还带了点豆腐皮,想让同事们尝一尝。 坐标:商丘永城 早上7点多,小店的门口已经很多人在排队。“壮馍的乡味入鼻,就感觉身体和故乡融为了一体。虽然郑州距离濮阳不远,但是乡味还是家的最正宗。”杜先生说,濮阳壮馍一般来说皮分四层,里面肉馅以鲜羊肉为主,由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作料搅拌而成。 乡味:豆腐、豆腐皮 讲述者:在上海工作的秦先生 乡味:濮阳壮馍 讲述者:在郑州工作的杨女士 坐标:洛阳 邵先生说,外面有不少信阳菜馆,他会经常约上几个朋友,点上几个炖锅解馋,可总是没有家的味道。“今年从老家带了不少排骨,也算带走点儿乡味。” 杨女士说,小时候逢年过节,父辈们会到专门的地方一起制作灌肠,“内黄灌肠的主要成分就是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等,可以凉调,叫筲灌肠;可以煎食,叫煎灌肠。” 杨女士说她带回来的灌肠会放在家中冰箱冷冻,等到想吃的时候就将灌肠切成片煎着吃。“我觉得用油煎出来的灌肠是最好吃的,把切好的灌肠煎成金黄色,看上去就很有食欲,吃起来外焦里嫩。这是爸妈给我的踏实感和家的味道。” 乡味:塔桥猪蹄 坐标:安阳内黄
豆豆,30岁,这次回郑州,她为同事和朋友们带来了家乡特产——牛肉丸。“我妈自己炸的,每年都炸。”豆豆一脸自豪。 坐标:濮阳 “饣它汤的味道十分奇妙,既有鸡汤的鲜美、鸡丝的筋道,也有胡椒的畅快、麦仁的清香,只要喝过的人,都忘不了。”赵先生介绍,在永城,几乎任何一个早餐店都能喝到美味的饣它汤,每家的味道也是有所不同。“在碗中打上生鸡蛋,迅速搅打蛋液,然后舀一勺汤盛碗里,蛋液遇热就会马上凝固,变成丝丝缕缕的蛋花。点上香油,放上香菜就可以了。” 讲述者:在郑州工作的豆豆 腊月二十六傍晚,上蔡县城东15公里的塔桥镇,10多辆悬挂“蒙”字牌照小轿车依次停在一家销售猪蹄的门店外。 讲述者:在内蒙古工作的肖先生 乡味:牛肉丸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3》的播出,穿插在里面的河南美食元素引起回家过年的游子热议。除了节目中的陕州十碗席和逍遥镇胡辣汤,河南各地的不少特色美食也被大家晒出来,各地吃货开启“大家都说乡味好”的模式。趁着假期的尾巴,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大家心心念念的能解乡愁的乡味吧。图片均为资料图 当筋道的饸饹面煮熟,配上特制的臊子——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油、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辅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枸杞等十余种作料,吃起来味道鲜美,香而不腻。不少人喜欢放点芫荽、葱花和一大勺羊油辣椒油,会吃得酣畅淋漓、大过其瘾。如果你饭量大,还可以再加上一块焦黄香脆的火烧饼子,这是郏县人心中的绝配。 如今,豆豆已经在郑州成家,继承了母亲贤惠能干的品质。到了周末,她也经常洗手做羹汤,为老公炸牛肉丸吃。 “一碗饣它汤加一盘煎包,真是一种享受!”提起家乡味道,28岁的赵先生一脸骄傲,“这可是俺永城早餐三宝中的一宝,原名‘雉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乡味:各种汤 讲述者:在郑州工作的赵先生 “不管走到哪儿,都是想念家里这一口味道。”赵先生满脸留恋。 这个味道了,虽然别的地方也有牛肉汤、羊肉汤,但总感觉没家乡的味道正宗。” “这些美食中啊,我最爱的就是内黄的灌肠。”杨女士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不是觉得一个女孩子吃这些有点重口味?其实,内黄灌肠是我们当地特有的传统小吃,属于豫菜系,目前已纳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先生说,“王桥豆腐”是鹤壁浚县黎阳镇王桥村的特产,他们村素有“豆腐故乡”之称,家家做豆腐,不少人还致了富。这里的豆腐质地十分细嫩,炖、煮、煎、炸,怎么做都好吃。同样好吃的,还有“王桥豆腐皮”,筋道可口,适合凉拌。 坐标:济源 新野板面之所以能够风味独特,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其臊子,一般以牛羊肉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种作料炒制而成。臊子精在工艺,巧在火候,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色如玛瑙,晶莹悦目,味道鲜美。 面条制作也有讲究:按比例用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至筋道,再经过反复揉条摔板,直至其触摸如丝绸、手扯有拉力、提起似瀑布、板时噼啪作响即可。这样的面条宽窄有致、均匀好看,二两面,三根条,板拉扯直后可达四丈有余。板后面条即入锅、起碗,放几根青菜,浇上臊子,真个是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来“辣酥酥,香喷喷”,令人回味无穷。 腊月二十七下午4点,邵先生带着爱人回到新县老家。两个小时后,一锅炖腊排骨端上桌,这是邵先生心心念念许久的乡味。 坐标:鹤壁浚县王桥村 说起牛肉丸,豆豆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济源牛肉丸的特点是筋道Q弹,家家都会做,可以干吃,还可以做汤。尤其是冬天,早起煮上一碗丸子汤,放上虾米皮、香菜、葱花,简直是人间美味,“从胃到心,整个人都要飞起来”。 邓先生说的郏县饸饹面,也是河南省级名优风味小吃。 讲述者:在深圳工作的来先生
乡味:新野板面 讲述者:在郑工作的杜先生 讲述者:在北京工作的邓先生 坐标:平顶山郏县 大年初六,准备返回郑州上班的赵先生起了个大早儿,开车来到永城府后街要了一碗饣它汤。 “松软入味的面条,配上简单的豆角、豆芽、小白菜,再加上分量足的肉块,色香味俱佳,后味无穷,一直是记忆中原来的味道。”在来先生看来,一份焖面加上一碗简单的鸡蛋汤,品在嘴里,香在心中,真是胜过很多山珍海味。
“他特别爱吃,还说我是用牛肉丸把他骗到了手。”豆豆笑着,一脸幸福。 和壮馍搭配的,一般是小米粥、玉米粥和爽口的咸菜。“壮馍入口,配菜再简单,也是大餐。”杜先生说。 羊肉汤、牛肉汤、丸子汤、豆腐汤……因为喜欢各种汤,吴先生被朋友们成为“汤达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吴先生有无数个喝汤的理由,“‘清晨一碗汤,给个神仙也不当’,很小的时候,家人就这么说。”
核心提示| 乡味:饣它(sha)汤 濮阳壮馍的皮为小麦精粉,经过面板面、馅包装成形后,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盘(铁质)中进行烤制加工,火候和时间要恰到好处,经几次翻动即成。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来先生的家在襄城县的一个乡镇,高中时期来到县城,在学校不远的地方是海记焖面,学校每到周末的放风时间,来先生一定会去点一份焖面。其实,在襄城县城里,做焖面的店面很多,来先生偏爱海记。 制成的灌肠一般色泽粉红,味道清淡,趁热吃最佳,吃起来入口光滑,香辣韧软,软而不粘,香而不腻。除了风味独特,灌肠还具有补血、健脾、壮筋骨、消滞之功效,因此很受百姓喜欢。
豆豆说,上学的时候,母亲总会起得很早给她做早饭,牛肉丸做的汤是豆豆的最爱。“我妈特别勤快,家里都靠她,高考那年,我没少喝她做的牛肉丸汤。” 乡味:炖腊排骨 腊月二十八,刘先生从洛阳回到老家鹤壁。和往年一样,他回家后推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妈,买‘王桥豆腐’了没?” 秦先生今年带着女朋友回到新野老家,第一顿吃的仍然是板面。 杜先生是濮阳台前县人,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回到老家,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开车到濮阳县一家很小的早餐店,只为吃到正宗的濮阳壮馍。
热腾腾的饸饹面端上来,拌上特制的辣椒油,一口下肚,邓先生说这才是家的味道,“也只有这一口汤、面最能慰藉身体和灵魂”。 今年是吴先生离开家乡的第三年,郑州距离洛阳很近,吴先生经常回家。回家后的第二天早晨,他必然会早起喝汤。“太想念 吴先生说,在洛阳,大家喝汤喜欢“抢头汤”,讨个好彩头。路边,一间不起眼的汤馆,停放着各种豪车,土豪们不顾形象,端着碗蹲在马路牙子上大口喝汤,是洛阳一道独特而有趣的风景。 小时候,每到过年,他都会央着妈妈备上“王桥”豆腐、豆腐皮。“小时候没现在生活条件好,不经常吃肉,但我觉得,这豆腐、豆腐皮比肉都好吃。”刘先生说,他已经离开家乡十几年了,但每年春节回家,母亲依然会备上他最爱的豆腐、豆腐皮。 乡味:内黄灌肠
坐标:驻马店上蔡县 “每人先弄个猪蹄啃啃,解解馋。”这口音一听,就知是本地人。 |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它的形态以及冲水后的产物都跟奶粉以及冲水后的奶粉非常像,实际上却并不含奶………………[详细]
揭秘5大蔬果主流色的健康密码 纵观我们身边的白领,他们的食谱大致是这样的:早上,面包+牛奶或豆浆,或是白粥炒粉面。午餐,...
六种平价食物 让妇科病远离你 听说燕窝能养颜护肤,鲍鱼能滋养身体,但是,价格却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偶尔一两餐还还可...
缓解春困小妙招 吃葱助你抗疲劳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时常感觉每天的日子都浑浑噩噩的,加上春季病...
惊!喜欢吃鱼的你要小心汞中毒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说多吃鱼肉低脂低卡,常吃鱼肉有助身体健康,身材苗条。但如果不慎选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