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奥秘:基因决定我爱你

2016-10-03 09:2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如果把减肥比做一场战争,高热量食物就是一颗颗杀伤力巨大的暗雷。不管在什么时候,炸鸡、薯片、东坡肉、奶茶……总能轻易挑动我们的味蕾,让热量防线不堪一击。
王术君去向 王小可koko 网游之蜀山天极 网游之天地传说 网游之中华道士 网游之逍遥神帝 魏如久 温玲益 文安警方报道 问道刷钱器

酥脆、油脂、甜食——我们都是重口味

  我们都是饮食男女
  人类有多热爱吃这项事业,看看网上对大英帝国黑暗料理的七十二式花样吐槽就知道了。特别对吃遍五千年的华夏子民来说,饮食文化根深蒂固。两千多年前老祖宗就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写进四书五经。瞧瞧这精神境界,当西方友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古代贤人就在追求饮食精细,早早领悟到“吃”与“男女交往”都是人的天性本能。
  在“食不厌精”的号召下,我们从“为了生存而吃”进化到“为了吃而生存”。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食品工业让食物的选择面前所未有的丰富起来。只要能承受过食之“痛”,没有人可以阻挡你追寻美食的脚步。于是,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痛苦的抉择:如何抵制美食的诱惑,克服不良饮食习惯,挽救日益肥胖的身躯。

  
  我们都因重口味饮食而变胖
  国外一项调查发现,相较上个世纪的人群来说,本世纪人群的平均运动量下降得并不明显。但是,本世纪人群摄入的食物热量却大幅上涨。也就是说,“肥胖状态”成为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动的强度远远跟不上吃的速度。其中,对高热量食物的狂热是导致热量上涨的关键。
  是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满足于健康饮食。美食军团里,口味浓郁、热量爆表的那一类更让我们欲罢不能。油炸、煎炒、烧烤;甜食、卤味、麻辣;肉类、油脂、零食……这些词在舌尖打转就能加速唾液分泌,主宰幸福感的多巴胺在脑海里翻滚,驱使你大快朵颐。等到理智回归,少不了心里内疚一下,发誓明日再减,体重却年年创下新高。
  在肥胖问题突出的美国,这一问题表现得特别明显。相关调查发现,在肥胖者比率升高之前,美国社会就出现了热量过剩的饮食环境。随处可见的超商、全天营业的连锁餐厅、遍布城市的小餐馆……在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食物短缺而恐慌的现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争先恐后化身吃货,又是什么机制让人们对高热量食物乐此不疲?

寻找潘多拉魔盒——为什么我们都爱重口味

  靠脑子觅食,所以我们热爱重口味
  漫长的演化道路上,最终登上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居然是人类,这一事实在古人类选择直立行走那一刻肯定想都未曾想过。为了在食物匮乏但消耗巨大的远古时代生存下去,古人类在吃的道路上栉风沐雨、历经艰险,这才形成横扫海陆空、杀遍动植物界的觅食范围。这样吃,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甜蜜的负担——大脑。
  只占人类总重量2%的大脑,占用了身体静息代谢率(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体内稳态,再加上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比基础代谢率更易测定的人体每日基础耗能)的20%-25%。因此,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鼓励我们各种食物混着吃,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
  尽管如此,受地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人类的饮食选择复杂多变。虽然大脑喜爱蛋白质,但是昆虫这种高蛋白食物大多数人都敬谢不敏;而像鸡爪、大闸蟹这种美味,图样图森破的欧美人是不敢碰的;同是炎黄子孙,咸甜党随时都可以再战五百年……这更加凸显出一些特殊口味和口感偏好的可贵——酥脆、油脂、肉类、甜食,这些食物总能轻易打破界限,让人类毫无抵抗力,一吃就停不下来,哪怕变胖也在所不惜。

 
  ●鸡肉味,嘎嘣脆!为什么我们都爱酥脆食物?
   创造出“酥脆”这个词的人绝对是个天才,短短两个字精度概括了食物入口瞬间炸裂的口感,与随之而来的顶级愉悦感。任何打上“酥脆”标签的食品,总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就算你知道它可能是垃圾食品。
  最古老的酥脆味道来源于古人类的后备食物:昆虫和新鲜多汁的蔬菜。而随着烹饪水平的进步,人类创造了一系列新的酥脆食品,如薯条、薯片、炸鸡、天妇罗等。简单的加热过程就能产生“美拉德反应”——表皮水分被蒸发,食物中的糖在加热时发生褐化,变得酥脆,散发诱人的食物芬芳。
  此外,酥脆食物还会带来听觉刺激。“卡茨卡茨”的咀嚼声能够持续不断地刺激大脑,让进食带来的的满足感进一步延长。即使食物味道没那么的吸引人,咀嚼酥脆食物的声音仍旧会让人充分感受酥脆食物带来的愉悦。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在面对酥脆食物时,我们总会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了吧。

 
  ●无肉不欢!为什么我们都爱吃肉和油脂?
   微博上曾有一句名言令大家纷纷点赞:“千辛万苦爬到食物链顶端,可不是为了吃素的!”对大部分人来说,不一定每餐都只吃肉,但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肉和油脂,心底肯定抓心挠肝的想,并在重遇之时,化身狂魔,大快朵颐。而素食主义者或许能靠着惊人的毅力戒掉肉食,可就连他们中最苛刻的那一群,都不能远离油脂的滋润。这当然是因为肉类和油脂,与果蔬、淀粉类食物一样,富含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但是相较于果蔬或淀粉,精明的大脑促使人们对肉和油脂爱得更热烈痴狂。
  大脑喜爱肉类的原因很简单。肉类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给大脑提供更多酪氨酸→酪氨酸在体内代谢后会成为合成多巴胺的前体,而多巴胺这类脑内分泌与爱情相关,传递兴奋、快乐的情绪,还与大脑里的上瘾反应相关。
  含有脂肪的食物也深受大脑欢迎。这是因为,脂肪容易被人体转化为热量,是热量密度比最大的几种食物之一。而人类对油脂的喜爱还与味觉有关。我们常说酸咸苦甜,可研究证实,人类味觉远比想象中的更灵活,作用的原理更复杂,对味道的辨别能力也更丰富,人类的味蕾是能够尝出脂肪的味道。更何况,在烹饪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脂肪还能为许多美味食物增添风味,它可以很好地与谷物、糖结合;使肉类的肉质更佳柔软多汁;成为甜点和酱料的重要配料。

 
  ●嗜甜成瘾!为什么我们都爱吃甜食?
   在几千年前,糖并不像现在这样随处可见。对老祖宗来说,成熟的水果或难搞的蜂房处得到的糖热量高、口感好,是有助演化的好食物。因此,能吃到甜食、嗜好吃甜的人群可能在进化中更占优势,吃甜食的益处自然也被大脑牢牢记住、刻进基因里。所以,就算明知吃糖容易发胖,我们还是很难拒绝甜食的诱惑。更糟糕的是,人体很快就会适应糖的味道,此时需要吃更多的甜食才能让大脑得到相同的满足感,进而容易对甜食上瘾。

饮食控制的最高原则——与重口味同行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细数身边常见的3种“长寿仙药”
    •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5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