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3 09:29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就算是基因决定,也不要放弃治疗 ●耐心、有序地调整饮食结构 古人类发展到现在,花了数万年时间,所以,吃成胖子真不是一口两口的事。相对的,想要调整饮食结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靠谱的方法还是徐徐渐进、科学有度。 ①做个“高级”吃货 ——重视每一种食物的意义,重建对新鲜食物的喜爱 看到好吃的就迈不开步,什么东西都囫囵下肚,这只是吃货的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对美食和身材都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我们需要学会了解食物的深层价值、懂得品尝食物的鲜味和原味。 当你清楚地知道,肉类、油脂、甜食虽然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并不是一天热量的主要来源时,自然会考虑减少它们的摄入量。因为你有足够的理性数据,去抑制大脑的本能反应,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这个过程顺理成章,不会像暴力压制高热量食物进食欲望一样带来负面情绪和逆反心理。而品尝食物的鲜味和原味,能减少烹饪带来的热量“附加值”。 ②做个“有底”吃货 ——记录饮食情况,注意每一顿饭的食量、进食时间、摄入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比例 大多数人都很自信,认为吃了什么东西自己肯定了如指掌。可科学研究发现,不管是在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里,人类总是记不清楚自己吃了什么。 在一项细致的研究里,研究者监控了12个人的饮食情况。16周之后,参与者被要求回忆自己吃过什么,并填写问卷。可就算参与者事先已经知道饮食追踪正在进行、自己需要填问卷,最后还是记不清自己吃过什么。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一家意式餐厅的消费者离开餐厅的5分钟后调查他们是否吃过面包,其中有31%的客人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面包,还有12%的客人否认自己吃过面包,其实他们确实吃了。 此外,记忆还会影响食量。科学家曾邀请一些学生观看比赛,同时供应炸鸡翅,A组有专人清理鸡骨头,B组任由鸡骨头堆满餐桌。结果显示,A组学生比B组学生多吃了28%的炸鸡翅。很显然,在没有明显标示物或详细记录的时候,我们对自己食量的判断会出现误差。 所以,千万别高估自己的记性。想要了解自身的饮食缺陷,还是老老实实做好饮食记录,由此制定准确的饮食调整计划。 ③做个“有谱”吃货 ——了解烹饪对饮食的影响,选择更有益的烹饪方式 烹饪是食物间奇妙的化学反应。不同的烹饪方式,会让食物所含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蛋白质、热量等要素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蒸、炖、煮这三种烹饪方式可以让食材基本接近自身的理论热量值,而炸、煎、炒、烤等烹饪方法有可能会提高食材的理论热量值。因此,烹调食物或外食时,尽量选择蒸、炖、煮的烹饪手法。此外,烹饪过程中善用技巧,也能降低食物热量。 1.油炸时,材料的表面不沾任何配料 ,可减少油量吸收。另外,油炸温度也是决定食品中热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温度较低,就必须延长油炸时间,因此会吸收更多的油。在适当的温度下快速油炸,是降低热量的关键。 2.尽量用铁网烤肉或鲜鱼,油脂会透过网洞流失,降低热量。 3.在加工肉类食品时,先去除脂肪部分。像鸡肉的大部分脂肪都集中在鸡皮内,只要去除鸡皮,就能降低20%左右的热量。 4.炒蔬菜时,把蔬菜切成大块。这样可以减少蔬菜与油接触的面积,降低热量。 5.烹饪肉类食品时,先煮熟后再烹饪。多加一道用开水煮熟肉,并去除油脂,能降低大量的热量。 结语 早些认清人类对高热量食物的狂热早被写入基因的事实吧!在与本能战斗这件事上,与其拼得你死我活,不如学会自然相处,把握平衡。这才是减重饮食控制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