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11:54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1】【2】 【十种“长寿素”就在身边】 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名古屋学艺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联合国有关食品供应的数据,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照了1995年至2010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健康寿命。 90岁高龄的美国癌症与抗衰老专家、诺贝尔奖热门候选人布鲁斯·艾姆斯院士,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重磅论文提出,除了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膳食纤维这七大人体必需营养素外,还有10种能够延缓衰老的“长寿营养素”,有利于维持长期健康状态,一旦缺乏虽不会立即对健康造成危害,但会在体内“潜伏”,到晚年显现出来。 微生物来源。1.麦角硫因,1909年发现的一种天然强抗氧化剂,大多数蘑菇和土壤细菌都可以合成,以蘑菇等为食的动物体内也有。人们可以从平菇、杏鲍菇、牛肝菌等食用菌,以及牛肉、猪肉、羊肉和鸡肉等肉类中获取。麦角硫因可以保护DNA和蛋白质免受氧化作用的伤害,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减缓皮肤老化,防止紫外线损伤,因此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应用。2.吡咯喹啉醌,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土壤细菌合成,可从土壤进入植物,在欧芹、青椒、猕猴桃、木瓜、绿茶中含量较高。其抗氧化性比维生素C稳定得多,医学界称之为“第十四种维生素”,在防治肝损伤、老年痴呆,调理神经系统疾病,抑制炎症和肿瘤生长,提高免疫力,促进氨基酸吸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3.喹因,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抗氧化物质,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缺乏喹因会影响体内很多化学反应的进行和神经系统健康,可从西红柿、小麦、椰汁和乳制品中获取。 植物来源。1.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两者在自然界中一般共同存在,是构成晶状体和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可预防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2.α和β胡萝卜素,与预防2型糖尿病、听力损失等有关,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保护视力有重要作用。3.番茄红素,因最早从番茄中分离出而得名,对大脑、肾上腺、肝脏、结肠、睾丸、前列腺和乳房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患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的风险,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饮食中或血清中高水平的番茄红素与多种癌症的低发生风险有关。4.β隐黄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维持骨骼和听力功能健康等作用。 健康寿命是指人处于健康状况下的生存时间。一个地方人们的健康寿命,比平均寿命更能反映人们的生存质量。 日本一项新研究说,吃的食品种类越丰富,人的健康寿命越长。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显示,总体上在食品多样性越高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健康寿命越长。 这6种“长寿素”都属于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大多数蔬果中,且颜色越深含量越高,如菠菜、芥蓝、西兰花、莴苣等绿色蔬菜;胡萝卜、南瓜等橙黄色蔬菜;柑橘、橙子、芒果、哈密瓜、杏、柿子和猕猴桃等橙色或绿色水果。番茄红素主要来自于西红柿,但萝卜、西瓜、李子、葡萄柚等蔬果中也有。此外,玉米、小米、大黄米、红薯等橙黄色粮食中也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和胡萝卜素;蛋黄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重要来源,虽然含量不如绿色蔬菜,但人体对其的吸收利用率却特别高;枸杞是含玉米黄素最丰富的天然食物;蛋黄和黄油也含有β隐黄素。
热点推荐 热闻排行 海洋生物来源。虾青素,一种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大多数水产品中,如虾、蟹、章鱼、鲑鱼、罗非鱼和鳟鱼等,与视力健康有关,还有助减少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血栓、心肌梗死面积等。
每个人都想追求健康长寿,其实,吃的食品种类越丰富,人的健康寿命越长。不信?快来看看专家们都有啥发现! 精彩图集 研究人员解释说,食品种类较少的话,人们摄取的营养容易不均衡。食品多样化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也可能有助预防疾病。
艾姆斯院士指出,营养素缺乏是导致衰老的原因之一,而这10种“长寿素”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或限制自由基伤害机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损害。不过,人体无法合成这些营养素,只能从食物中获取。按来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 【食品种类越丰富 健康寿命越长】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比如对2010年的数据分析显示,食品多样性得分第一的是新西兰,日本和西班牙分列第二和第三。在健康寿命方面,日本以73.6岁位列第一,西班牙以71.9岁排在第二,瑞士和意大利以71.7岁排在第三。虽然食品多样性和健康寿命排名并非完全一致,但总体上,在食品多样性越高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健康寿命越长。 视频新闻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手机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