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粥皮、奶皮……这些漂在汤粥上的好营养,千万别丢!

2019-03-12 16:1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煲好小米粥,盛到碗里放上一会儿,表面就会有一层看起来黏黏的“皮”,煮豆浆、热牛奶、煲鱼汤的时候也会有这层皮。
高潮阅读 辣文合集下载 书包网 辣文 辣文小说合集 龙腾 小说 龙腾文学网 小村神医 辣文np 门房董大爷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摄入正常奶量后可以放心食用牛奶中的奶皮,不用因为限制摄入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而选择不吃奶皮。不过,需要控制脂肪摄入量的人群,如肥胖、血脂高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可以适量吃或不吃脂肪含量高的奶皮,以免影响心血管健康。

未标题-16.jpg

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 、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在炖煮时,要注意红豆不容易酥烂,最好先浸泡久一些或者用高压锅,红枣可以切开去核,红糖要适量不要过多。

中医专家提醒,冷空气带来的剧烈降温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从而诱发慢性病的急性加重,年高体弱者应特别注意头部、足部及大关节的保暖。

熬制时间越长,糊化越充分,米油就越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需要流质饮食的患者以及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为了减轻其消化系统负担,适量喝米油能滋润胃肠道,建议常吃。

未标题-52.jpg

此外,中医讲究“适时而食”,白萝卜正是小雪节气的时令蔬菜,俗语称“冬吃萝卜夏吃姜”“十月萝卜赛人参”,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由于三红汤含糖量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宜饮用的。对于脾胃虚弱、湿浊较重的人由于会碍胃助湿也不适宜饮用。

平素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之人,或是容易口干咽燥、口疮粉刺、大便干结等肺胃燥热之人,一般不能耐受过度滋腻或大温大热的补品,需要通过温和平补的食疗方式进行调养。

豆浆皮

未标题-49.jpg

中医专家还认为,冬季应适当吃“苦”以养肾

热粥、热汤等膳食佳肴由于水分充足,汤液中富含各种食材的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一般更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要求。

未标题-51.jpg

适当食用此汤饮,对于气血不足证型的手脚不温有一定帮助。

豆浆起皮和牛奶起皮的原理相同,主要成分也是脂肪和蛋白质,是豆浆中营养的浓缩,且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更不用担心。在家自制腐竹便是用豆浆上面结成的皮捞出来晒干制成的。

事实上,三红汤中的“三红”均有其营养价值。

未标题-33.jpg

进入冬季,不少人尤其是女性都会感觉手脚冰凉,选择喝“三红汤”(红豆、红糖和红枣)可暖身。

未标题-48.jpg

未标题-50.jpg

在饮食选择上,仍以平和、易消化者为主,暂不适于过用温燥、滋腻之品。

未标题-65.jpg

奶皮

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手脚等身体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此外,手脚冰凉还能由其他的一些虚、实证候所引起。

因此可适当饮用绿茶,食用柚子、西柚、慈菇、苦瓜、苦苣、莴笋等食物,有助于清热泻火、利尿润肠。不过,体质偏于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苦寒之品,否则容易加重阳气虚衰。

三红汤属于民间食疗的验方,就药材性味来看,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的作用。适当食用,对于气血不足证型的手脚不温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阳虚、寒凝血瘀或肝气郁结所导致的手脚不温效果不佳。

未标题-47.jpg

苦味之品也分两类,一类苦温,如红茶、杏仁等;一类苦寒,如绿茶、莲子芯等。平常喜欢吃辣吃肉的人群,冬季可能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小便黄赤、失眠多梦等内热上火的症状。

红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由于没有经过洗蜜工艺和高度精炼,在晶粒的表面还有微量的糖蜜、色素、胶质,并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

可以选取小米、黑米、糯米、红豆、黑豆、眉豆、玉米、燕麦等五谷为基础,再适当加入红枣、杞子、桂圆、莲子等食材灵活搭配制成原料丰富的五谷杂粮粥,是益中气、润肺燥、滋脾肾的温润食疗佳品,最适合秋冬之交胃肠功能偏弱、容易上火等不宜大补的人群。

米粥皮就是米油。熬粥时,米油会浮在稀饭最上面形成一层白黏、糊香的粥液,《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养)。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补血。

米粥皮

专家指出,红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苷等营养成分;

牛奶煮沸后很快会在表面起一层薄薄的奶皮,奶皮中含有一定脂肪和蛋白质,把它丢弃是很可惜的。去掉奶皮的同时会丢失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

突然的降温会引起机体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因此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提前做好保暖措施。

从中医角度来看,冬季手脚冰凉最多的责之于“阳虚”。

煲好小米粥,盛到碗里放上一会儿,表面就会有一层看起来黏黏的“皮”,煮豆浆、热牛奶、煲鱼汤的时候也会有这层皮。很多人知道这层皮吃了对身体好,今天我们就告诉你到底是什么营养在其中。

未标题-55.jpg

鱼汤皮

需要注意的是,鸡汤皮、排骨汤皮在平衡膳食基础上,偶尔吃上一次也无妨,但频率不要太高,否则高脂肪会对心脑血管不利。建议喝鸡汤、排骨汤等肉汤时,最好把上面的浮油用勺子撇掉再喝。此外,肥胖、消化不好的人或胃肠弱的人以不喝为宜。

鱼汤煲好后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也会有一层薄皮,但这层皮主要是肉里的脂肪构成的。鱼汤皮因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喝点有益。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回南天“杀到” 祛湿少吃水果
    • 春季水果大餐让肌肤“吃”个够
    • 早春呵护女人10大“水果王”
    • 细数身边常见的3种“长寿仙药”
    •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的5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