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12:01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
笔者站在用户的角度,从训练者和课程改造两方面,分别对产品keep提出了相关建议。
先表明身份,笔者为了减肥和变美开始健身,现在是运动爱好者。私以为KEEP是现如今最优秀、影响力最大的的运动课程类APP,但目前对我没有太大实际作用,我对KEEP有着更高的期待。 打开KEEP就是一个巨大的健身动作课程库,但是运动者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健身者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海量的信息平台。在我看来KEEP的野心还不够大,现在的KEEP功能定位更像是一个在健身方面任君选择的课程库,离成为全功能运动社区还很远。用户想要的是一站式保姆式的运动信息服务,让用户不必浪费其他时间精力,希望培养用户形成这样一种认知“运动——除了需要亲自流汗,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心地交给KEEP”。 如今的互联网手机端时代,购物者一定淘宝、社交一定有微信、吃喝玩乐等服务都用美团点评饿了么…那么,所有运动者都离不开KEEP吗?未必。起码现在平台还没有符合我的期待。
拿数据说话,请平台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些在KEEP端展现出优秀的训练成果的会员,是否几乎百分百是健身房会员。这也也就是说,拥有扎实的运动基础的用户更容易把KEEP玩儿地更优秀。真正靠着KEEP入门的运动小白在KEEP一般存在感较低,而且这部分用户恰恰是最容易放弃、最终远离KEEP的人群。 所以不必抗拒健身房情境,如果KEEP把自身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线上平台的渗透能力和培养的用户忠诚度绝非任何一个固定场所可以比拟的。毕竟没有哪个健身者上来就会操作各种器械、掌握动作要领、匹配适合自己的重量和组数、制定各种训练动作的组合搭配。健身房的新手想要磨炼成老司机无非三条路径: 一是自己慢慢摸索:易受伤、易挫败、耗时长、易半途而废; 二是有熟人带飞: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 三是私教:有钱真的可以任性,省心、高效,只要听话就可以了。 健身房不能为每个训练者定制运动计划,不能做出每次训练的运动记录,也不能对训练计划做出评估,不会给出健康饮食建议,不会评估热量摄入是否达标超标……即便是健身房的私教会员,当私教课程结束后相关的VIP服务也会停止。 没有哪家健身房能对所有会员做到这些,但是每个健身者都希望获得这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也都乐意获得自己运动生活的点滴记录。 但是这些,线上平台都可以做到。 划重点,健身房训练者的需求在这里,KEEP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健身日常:薄荷记录饮食,爱豆激励我每天出勤,自己的日记本和公众号里记录着我对抗暴食的挣扎,不能去健身房的日子里坚持无器械训练。每天的运动量、运动时长、热量评估、挣扎的点滴心情……都记在薄荷、知乎、个人公众号、日记本里。记录分散,精力分散,感情也分散。 所以,在运动健身方面,我更希望有个APP在我的生活中扮演“24小时私人教练、营养师、心理调节师、陪练”这样的综合功能,让我在一个平台搞定与运动相关的一切。 下面针对“自由健身者”“健身房训练者”给出改善建议: 一、对于“自由健身者”KEEP的体验感还不够好。 打开APP,更多的展现给用户的是巨多的课程供训练者自由选择。但对于初级健身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科学入门和合理规划。 肯定会有人反驳我,页面“智能训练设计”就是在为用户量身定做课程。但是,在我看来,所谓“智能”却很低智。显然KEEP没有想要对用户获得足够的了解。还是以我自己举例,要知道按照我的运动习惯每次力量训练至少1个小时,单纯有氧运动至少变速跑40分钟,但是KEEP提供给我的“智能训练设计”中每天训练时间仅30分钟。这样我会觉得所谓的定制计划很低智,当然不会信任平台。 所以给出的建议是,请KEEP拿出诚意充分了解你的用户,获取用户信任的第一步是比用户自己还要了解他自己。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燃脂心率、体脂率、运动基础测评、运动习惯和强度等等信息。 第一方面,生理构造的了解:体测报告。 对于运动者而言,体测是最直观最真实的展现,健身房能做到,线上平台做不到,缺少体测环节,训练的科学性、智能性、可信任度就会打折。 如果现阶段可穿戴式设备技术尚不能实现精准体测,那么可以考虑第三方合作。比如,与各地区的社区医院、医美机构、健身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下体测预约,并完成体测报告一键上传或者实现数据共享。或者,再简单点,由KEEP在“体测”选项中链接到美团等生活服务平台,通过流量引导的方式请用户购买线下门店的体测服务。当然,KEEP可以在自身线下体验店KEEPland提供各种运动服务,但是在线下体验店大面积铺设开之前,与第三方合作才是最优解。 第二方面,外形的了解——身体维度录入。 用户需要的工具仅一把卷尺。 KEEP建立人体3D模型,可以分别显示身体总体、局部的构造,测量维度时指导用户测量的具体位置、测量时的呼吸方式、肌肉状态等等细节。此处设计可以参照“3D解剖”APP或者与之合作开发该项服务。 第三,运动能力测试,建议在现有设计中增加测算用户的肌肉力量、运动能力、燃脂心率等信息。 做完上述步骤,从外形、脂肪肌肉构成、用户的可实现性等各种角度,用户和KEEP都可以建立全面的认知。 接下来KEEP给出个人形象分析,由用户选择训练时长、训练周期、阶段性目标,平台综合制定课程搭配和训练计划。计划中需要给出科学的时间、锻炼肌肉群、饮食安排和分阶段效果预估,并对用户的出勤率做出高频提醒和强力警示。 二、针对“健身房训练者”我为什么建议你不要放弃“健身房训练者”群体。前面长篇大论已经给出了原因。那么下面来说说,KEEP能给这个群体提供哪些服务。 KEEP现在的“健身”页面几乎完全针对健身房外的“自由训练者”设计,对健身房场景下的训练者很不贴心。 对于初入健身房的小白来说,对运动一无所知,所有器械都不敢轻易尝试,面对各种重型器械露怯与畏难,只会在跑步机上傻跑,然后等待被私教搭讪推销……场景很熟悉,也很糟心。健身房训练者混迹健身房时间久了,慢慢能够被指点几个器械,但也很难全面掌握每个器械设备的各种变形动作,更可能连器械的变形开关都找不到。 |
距离日本地震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地震导致的核辐射却依然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各种有关预防核辐射的食物、食谱、措施等等不绝于耳。昨日,国内除西藏外……[详细]
中国多地测出放射物防辐射要理智中 距离日本地震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地震导致的核辐射却依然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各种有关预防核辐射...
蹲厕所看书看报 最容易得痔疮 说起痔疮,大家并不陌生。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要真给痔疮下个定义,很多人却未必能说得清楚。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