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3 17:5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4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主办,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19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本届论坛以“变革与发展:组织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服务”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的著名学者,职业心理健康领域的资深专家,国内知名企业代表,研究和实践社会心理服务的各政府部门,以及对心理健康有浓厚兴趣的各界人士,大家共同探讨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组织中如何开展心理服务、建设规范体系;未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如何发展与融合以推动组织人文健康的有序发展。论坛由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和著名心理学者张怡筠主持。 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 著名心理学者张怡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代表论坛主办方发表致辞,表达了近几年来参与国家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工作中的思考和想法。他认为,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民众的心理健康出现了较多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职业心理健康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组织需要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但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机构、服务和人员,乔志宏呼吁行业人士要自觉按照行业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自我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张西超教授在随后的主旨报告中提出,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组织心理健康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目前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受益人群太少、缺乏配套资源、面临新的政策和管理环境。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心理服务的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转到了社会治理体系。张西超提出三个倡议:首先,组织心理服务应关注积极心理、健康保健、风险管控三个方向;其次,基于本系统特点,着力构建心理服务体系;最后,助力并借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张西超教授 中国石化宣传工作部主任吕大鹏在演讲中介绍了中石化近7年的EAP工作经验,中石化不断加强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未来中石化会继续加强企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适应新时代EAP广泛化、融合化和虚拟化的嬗变与升级。 中国石化宣传工作部主任吕大鹏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娄为分享了上海电力多年开展EAP的工作经验,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服务,员工对工作有了更高的热情和幸福感,企业也减少了人才流失,工作业绩得到稳步提升。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娄 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凯华认为,中国的职业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有20年的历程,在未来,职业心理健康将会更加重要,企业通过建设心理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幸福感,改善工作氛围,减少危机事件,最终有效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凯华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出席了本届论坛并发言,她提出心理健康应该从学生时代开始重视,让大家尽早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应该及时融入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香港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萧爱铃教授第五次来到论坛,分享了职业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她指出,全球趋势发现工作家庭失衡和职业压力正变得越来越严重,为组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香港政府雇主为员工提供的“家庭友善”雇用政策(简称FEPPs),可以有效提升士气,改善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减少员工的流失,提升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可以借鉴此类心理服务体系的相关经验,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心理服务体系。 香港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萧爱铃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张建卫教授在论坛中分享了员工积极心理品质的源头与发掘,他认为领导者是员工的精神导师,有责任培养杰出人才,方法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让员工在专业领域积累更多实践经验,第二是将员工的价值观从饭碗导向牵引至事业导向乃至使命导向。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张建卫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