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12:1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第四是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三十年前公共体育场馆实际上老百姓是进不去的,现在公共体育场馆包括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都逐渐在开放,特别是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中央财政也在投入资金进行开放。 第五是积极倡导各级政府包括社会各界共同加强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包括社区运动场的建设。 第二是“雪炭工程”,建设社区健身中心,让老百姓举步可就,更方便健身。 怎么样才算是科学运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厉彦虎表示,运动是有科学性的,要遵循生命的基本规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这些基本规律。现在运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盲目运动、过量运动,一种是运动无用论。盲目运动是怎么动都行,爬楼梯、爬山、做俯卧撑等都是运动,包括现在马拉松热、沙漠之旅热、微信运动热,认为走的步数越多越好。“完全不是这样的,运动需要适度,比如我们关节里有白色的软骨,这个软骨没有血管的,通过运动可以把里面的废物给挤压出去。微观来讲,运动不但对软骨、对内脏都有好处,呼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隔肌推动胃肠的蠕动,促进代谢。适度的运动对身体的每个环节都有帮助、促进的作用,而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软骨、韧带、肌肉。所以运动一定要科学,运动过度论、不足论都是有害的。” 第一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全国行政村建一些体育设施,包括“一场两台”,即一个标准篮球场。目前已覆盖全国接近57万个村,剩余5万多个村会继续攻坚,达到全部覆盖。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郎维表示,首先,在场地设施方面,我国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还不够,特别是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时期,体育运动的需求也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百姓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公共服务体育设施确实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十八大以来,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第三是全民健身路径,在一些小区、公园里面,都有一些健身路径,这些也属于健身场所。 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的全民健身行动,鲜明地突出了运动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也表明,影响健康的60%以上的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最积极、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