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2:17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62岁的退休干部李清和,自从2017年在老年大学报了瑜伽班,便喜欢上了健身瑜伽这项体育项目。“健身瑜伽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全面均衡、安全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瑜伽教练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体质,有针对性地教学,一两个月下来,我觉得很不错。”李清和说,每周一次的瑜伽课,是她最渴望最快乐的事情。“练习健身瑜伽以来,感觉腰细了,皮肤也好了,每天都感觉身心舒畅,同班姐妹也都非常乐呵。更重要的是,我对健身瑜伽有了新的认知。”她告诉记者,国家正推广实施健身瑜伽段位制,目前衡水也有了段位考评中心,她也争取考段,具备培训职业资格,将来在社区推广普及健身瑜伽这项运动。 本报记者 张洪宁
8日,记者走进人民路一家健身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火热的运动场景,跑步区、器械区人头攒动,不禁让人忘却冬季的寒冷。正在骑动感单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通过跑步健身的,但由于冬天外面早晚温差大,天气冷身体受不了,就到离家不远的健身房办了张卡,满足自己的运动爱好。“我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坐着,缺乏运动。如果因为天气冷不运动,很容易长胖,所以我每天下班后都会到球馆打乒乓球,这里面一起锻炼、打球的人很多,气氛很好,既锻炼了身体,也能放松心情。”乒乓球爱好者王先生说。 (责任编辑:丹微)
生活美起来 全民动起来
衡水市民运动健身热情不断“看涨”
不惧寒冷坚持户外健身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日益提高,人们运动健身的热情不断“看涨”,即使冬日的严寒也未能阻挡运动的脚步。运动追求健康,已成为衡水市民生活的一种风尚。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健身,无论户外还是室内,都需注意保暖,避免因出汗过多受凉感冒。健身前做好热身准备,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韧带断裂等意外。健身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健身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千万不能喝冷饮和冰饮。冬季人体的血液黏稠度较高,血液循环较慢,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等慢性病的多发期。特别是清晨血管收缩、血糖偏低,加上气温低等因素,不适宜空腹运动。尤其是中老年人早晨起床要舒缓,适当进餐、饮水后再运动。如果在运动中发生胸闷、恶心、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来休息,或马上前往医院诊治。此外,户外运动建议避开大雾天气。 记者走访发现,坚持户外健身的市民不畏寒冷,有的甚至天还未亮就出门运动,他们或独自锻炼,或寻找到固定的健身团体。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小区、广场和公园里的室外健身器材透着丝丝冷气,催生了不少市民移步室内健身场所,一些健身中心、室内球馆备受青睐。
喜爱运动的市民张旭辉,也是健身房的常客,每天下午到健身房“撸铁”已经成为他的日常生活。张旭辉的健身项目是力量举,已经训练3年多。前不久,他在2019CPF力量举(健力)联赛华北分站赛上,以深蹲225公斤、卧推142.5公斤、硬拉232.5公斤的成绩,获得男子公开组105公斤级的亚军。“力量举追求的是健康强壮,虽然在国内还比较小众,但它已发展为独立的体育竞技项目。对我而言,我喜欢挑战自己,所以一直坚持。”张旭辉坦言,有计划的训练,加上科学的饮食和作息,让平时上夜班的他免疫力提高了,意志力也增强了,每天都感觉非常有精气神。他笑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了才能少生病,少生病才能少请假,少请假才能好好工作。平日里,他还经常与同事们分享营养健康、运动健身方面的知识,把正能量传播给大家。
室外寒冷室内健身火热
进入12月份以来,记者走访各公园、广场、滏阳河边及健身场馆,健身的身影随处可见。跳广场舞、健步走、打太极拳、踢毽子……大家以各自的方式享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
7日清晨,在市区育才大街滏阳河边的小广场上,衡水传统武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家级武术二级裁判陈如庭,正带着十几人打太极拳。今年30多岁的路儒侠是其中一名武术爱好者,习武一年多来,太极拳已打得有模有样。她说:“常在电脑前工作,颈椎、腰椎都不好,腿也经常发麻。来这里练功两三个月后,这些症状都没有了,所以坚定了继续练下去的决心。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就像亲人一样,练功时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心情特别好。”说到高兴处,路儒侠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漂亮的仆腿。“‘筋长一寸,寿长十年’,陈师父要求我们非常严格,武术基本功不行的话,不让练拳。大家都说每天抻抻筋、压压腿,一天有精神,干起工作来特有劲儿。” 8日晚,尽管有雾,但在萧何文化广场上,一支近20人的队伍,正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神气自信的表情和步履轻盈的舞姿,彰显着运动的魅力和城市的活力。“跳了五六年了,不是特别不好的天气,一般都会出来。这种运动方式让我们大家身心愉悦,现在每天不跳跳舞就浑身难受。”连续跳了五支曲子都不嫌累的李女士,笑呵呵地说。而在一旁的篮球场内,篮球爱好者们正挥汗如雨玩得不亦乐乎。80后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一周会有三天来这里,“下班就过来了,一般会打到广场熄灯才走。”他说,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了不少公共体育场地,打篮球不愁了,而且到这里来活动的人都是篮球爱好者,即使不认识也能在一起痛快地活动一会。”热爱足球的孟先生也感慨道:“我们有明显的感触,以前想踢个球要到处找场地,现在足球场多了,而且都是免费使用,让我们这些热爱足球的人非常兴奋。” 近年来,随着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及健身场所愈发完善,市民户外运动更加方便了。不仅在城区,在我市农村,“家门口”的健身器材成为大家的“健身根据地”,大家共享全民健身的乐趣。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近7500块,陆续建成社区工程100多个,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72%,各类篮球场120余块、笼式足球场11块,打造了“15分钟健身休闲圈”,同时依托衡水湖和滏阳河(市区段)的自然风景优势,铺设了20余公里的健身步道和骑行道,为广大市民提供了集体育健身、运动休闲、游览观光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