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之际,让我们关注“半边天”的心理健康

2020-03-06 11:55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女性独特的生理时期与其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女性的月经周期、妊娠期、围绝经期,对应不同的激素水平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或
北京电视台节目表 萝莉的时间 hate 日子 最后的大魔王 新妹魔王的契约者 诡谲

澎湃号 > 精神卫生686

女神节之际,让我们关注“半边天”的心理健康

2020-03-06 11: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精神卫生686

关注

原创 周书喆,高兵玲 精神卫生686
如今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有了巨大改变,从“妇女节”也被称为“女神节”“女王节”中可见一斑。越来越多的女性“工作养娃两手抓,事业家庭两不误”。希望每一位女性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也不忘关注心理健康。2019年中国的调查显示,女性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4.6%vs3.5%;5.2%vs4.8%)。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关注“半边天”的心理健康。
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女性独特的生理时期与其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女性的月经周期、妊娠期、围绝经期,对应不同的激素水平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或心理问题。
本文将逐一讲述每个特殊时期女性的生理变化及常见心理问题。

●一、月经周期与心理健康●
女性在18岁左右,卵巢功能发育成熟并有周期性性激素分泌和排卵,即进入性成熟期/生育期。这种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即月经。
95%的育龄期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综合征(PMS),影响程度从轻微到严重各有不同。1.8%~5.8%的女性会出现显著的情绪不稳定,即经前期烦躁障碍(PMDD)。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在月经前期反复出现一系列躯体、精神和行为症状,主要表现有①躯体症状,如头痛、肢体水肿、乳房胀痛;②精神症状,如易怒、焦虑、情绪不稳;③行为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

PMS通常在月经前1-2周出现,到月经前2-3日消失,月经来潮后症状迅速缓解至消失,部分女性在月经开始后3-4日症状消失。
经前期烦躁障碍(PMDD):主要特征是明显的心境不稳定、易激惹、烦躁不安和焦虑,伴有对日常活动的兴趣丧失、注意力难以集中、易疲劳、明显的食欲和睡眠改变,也可能会伴有躯体症状如乳房肿痛、关节或肌肉疼痛等。
PMDD在月经前期反复出现,随着月经来潮减轻或消失,往往会造成患者明显的痛苦,对工作、学习、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PMS和PMDD病因尚无定论,涉及心理、激素、大脑之间等多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您存在上述的一些表现,应该如何应对呢?
建议首选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
⑴心理干预:认识症状,提高应对信心;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⑵改变生活方式:包括①饮食:高碳水、低蛋白饮食;限盐;限咖啡;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B6和微量元素镁;②规律有氧运动;③记日记:症状发生的时间和月经周期的关系,症状性质、严重程度和缓解方式等。

如果经上述调整症状仍不能有效缓解,您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寻求专业咨询,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
●二、妊娠期与心理健康●
孕期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身体生理性改变、出现的诸多不适以及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均使妊娠期女性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显示,孕中、晚期,焦虑检出率分别为5.0%、6.6%,抑郁检出率为5.0%、7.6%,产后3个月抑郁检出率为9.6%。
孕产妇心理问题影响自身健康,增加分娩过程和新生儿并发症风险,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孕产妇自杀,及时识别及干预孕产妇的心理问题非常重要!
那如何识别孕产妇心理问题呢?
孕妇会有疲惫、无精打采、胃口改变或睡眠困扰等症状,但一般不会持续存在;75%的产妇在分娩后数天内可能会“产后忧郁”,表现为经常哭泣、感到悲伤,觉得自己不称职等,但一般在分娩后十天之内逐渐减缓。
而妊娠期抑郁发作会至少持续2周时间,表现出抑郁症的大部分症状,影响正常社会功能。
如果您怀疑自己有焦虑、抑郁问题,请填写下图中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 (GAD-7)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如果GAD-7评分≥14分,EPDS评分≥13分或者问题“十”得分≥1分,请您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如未达到以上分值,但家人发现孕产妇确实存在(或孕产妇自己觉察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可以:
⑴鼓励孕产妇适量运动,做感兴趣或能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的活动,充实生活;

⑵不论在孕期还是产后,家人都应参与其中,提高支持和陪伴孕产妇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⑶寻找资源:通过网络或电话等远程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应对不良情绪。
●三、围绝经期与心理健康●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性腺功能衰退开始至完全丧失为止的一个转变时期。
进入围绝经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越来越少,可能会出现身体潮热以及心悸、气短、关节痛、骨质疏松、尿失禁、尿频等多系统症状。激素的减少如同增多一样也会使女性的情绪受到影响,出现烦躁、失眠、抑郁等。
我国调查显示:女性围绝经期抑郁患病率高达23.8%。激素变化之外,很多女性在50岁及以上时,会经历其他生活变故,如疾病、退休、子女独立、父母亡故等,也会导致情绪问题进一步恶化。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