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2)

2020-03-23 12:33   作者:中华健康网   出处:互联网    

  导读: 第二,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是历史的必然,不可逆转;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是可以缓解,甚至避免的。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社会矛盾、心理冲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
上证指数000001 universe 优美的句子 雷锋格言 四维图新股票 爱不够女人 凯恩斯的博客 someday

  第二,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是历史的必然,不可逆转;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是可以缓解,甚至避免的。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社会矛盾、心理冲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因此在预防和减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应针对社会转型制定相应对策。一是努力避免青少年学生因经济困难产生不良心理后果。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均衡教育资源,完善资助政策,使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学生能够享受相同的教育条件。二是引导经济困难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经济收入距离增大的现象,防止他们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产生不良心态,应将自身经济条件的劣势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三是在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可能出现的极端物质主义倾向。

  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重视家庭和学校的保护性作用。文化潮流和社会转型的叠加效应,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系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载体,在其中不仅起到传导作用,也能发挥保护性作用。如果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则能防止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在家庭层面,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婚姻关系质量和亲子关系质量。在学校层面,则应提高学校的认同感,增加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严惩一切师德禁行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成为他们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从而为他们提供安全的微系统环境,抵御外在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侵扰。

  当前青少年的成长,可以说与网络的发展和兴起同步,网络已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这是以前青少年所不具备的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我们认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不能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过度使用带来的网络和手机成瘾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敌。其理由,一是社交媒体使用无法带来幸福感。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由于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在网络“屏幕”活动上,这意味着花费更少的时间在当面社交、印刷媒体、体育运动等“非屏幕”的现实生活上,而后者是与抑郁症状、情绪困扰等呈负相关的。换言之,社交媒体和电子产品的使用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影响心理健康。网络骚扰、较差的睡眠质量、较低的自尊水平、不良的身体意向等,是社交媒体使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二是网络与手机成瘾是心理健康的巨大隐患。业已发现,相比于轻度的电子产品使用者,重度电子产品使用者更可能体验到不快乐,幸福感水平较低,并有更高的自杀风险。在青少年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家庭、学校和同伴因素都可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影响,他们很可能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寻求现实世界的补偿,即通过减弱入世心理中的拼搏精神和出世心理中的平常心而降低心理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三是网络信息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中的大量信息给青少年提供了许多上行社会比较的机会,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学生会让自己暴露于过多的同伴信息之中,而那些比自己“过得好”的信息则会影响他们的自尊、自我评价等。另外,网络中的一些“糟粕”本身也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网友评论
  • 可用表情:
  • 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主题已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
    热门推荐
    最新图片
    • 过度自恋女人的八大心理特征
    • 烦躁不饶人 4种妙法轻松摆脱
    • 心理解读: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 女人最容易踏进的6大健康误区
    • 注意!这5种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 摇头晃脑 有助提高你的记忆力
    • 十大饮食习惯 能助女人更长寿
    • 女性延迟退休 如何延缓衰老更重要
    • 女性8个丑陋部位 预示身体健康
    • 这8类药物 女人经期千万不能碰!
    • “四大名补” 养出女人好气色
    • 十三大妙招 让女人保持好心情
    火爆话题